[发明专利]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控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1481.4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6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东;贾鹏;蔡冬梅;靳宝全;王云才;杨毅彪;武钰丽 | 申请(专利权)人: | 太原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2F1/01 | 分类号: | G02F1/01 |
代理公司: | 太原市科瑞达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4101 | 代理人: | 李富元 |
地址: | 030024 山西*** | 国省代码: | 山西;1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光学 相控阵 预期 光束 远场焦斑 位置 控制 方法 | ||
1.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独立控制装置上,依据多组光束焦斑的三维位置在远场预期不同需求,产生相应的多个相位分布,多个相位分形成复合相位分布用于驱动光学相控阵,从而实现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的三维位置的任意、独立、且无机械惯量编程控制:
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独立控制装置包括顺序排列的激光器、孔阑、准直扩束装置、偏振片、光学相控阵、透镜、远场多个平面;
依据多组光束焦斑的三维位置在远场预期不同需求,产生相应的多个相位分布:
控制第 组光束焦斑的相位分布形成过程:远场平面上预期的焦斑振幅分布为,且在远场平面个坐标点的强度为1,其他位置全为0,即多个光点,为自然数,相位分布迭代初值设为0,后续迭代中的相位分布可以由远场的傅立叶逆变换通过如下4个步骤确定,假定此时是第次迭代,为自然数,则有:
步骤1:设定远场平面的预期的目标复振幅分布可以表达为:
(10)
其中,为远场平面的坐标,为第次迭代的相位分布经傅立叶变换后在远场平面实际获得的复振幅分布,为该复振幅的相位分布;
步骤2:相位分布所在平面的复振幅分布由远场平面的复振幅分布傅立叶逆变换获得,具体可以表达如下:
(11)
其中,为相位分布所在平面的坐标,为此时相位分布所在平面光场的振幅分布,为此时相位分布所在平面光场的相位分布,为一个负透镜相位分布且,其中为虚数单位,为光波长,为物透镜到相位分布所在平面的距离,为物透镜焦距, 为移动后的迭代平面到参考平面的距离,依据移动后的迭代平面在参考平面的左边还是右边,可以取正号或负号;
步骤3:相位分布所在平面的复振幅分布中的相位分布保留,但振幅分布全部设置为1,获得新的复振幅分布,其表达为:
(12)
步骤4:新的复振幅分布经傅立叶变换后获得的远场平面的复振幅为:
(13)
其中,为正透镜相位分布且;
上述4步骤反复迭代计算,直到逼近收敛于设定远场平面的预期的目标复振幅分布迭代完成,此时的即为对应所求解的控制第组光束焦斑的相位分布,为了更直观,其可表示为;对应于多组光束则需要迭代产生多个相位分布,为自然数,光学相控阵通过多个相位分布可以实现对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透镜的焦距大于0小于等于无穷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光学相控阵为透射式光学相控阵或者反射式光学相控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光学相控阵的预期多组光束远场焦斑位置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驱动光学相控阵的复合相位分布形成方式为多个相位分拼接或者多个相位分叠加。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太原理工大学,未经太原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1481.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