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株土芽孢乳杆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2868.1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693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许平;黄开明;唐鸿志;陶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C12P7/56;C12R1/01 |
代理公司: | 上海旭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0 | 代理人: | 郑立 |
地址: | 200240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株土 芽孢 杆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D-乳酸制备技术领域的菌株及其应用方法,具体是一种利用廉价氮源-玉米浆干粉作为有机氮源制备高光学纯度、高浓度D-乳酸的土芽孢乳杆菌及其应用方法。
背景技术
乳酸(lactic acid)又名α-羟基丙酸(α-hydroxypropionic acid),因旋光性不同,可以分为D-乳酸、L-乳酸和DL-乳酸。其生产方法主要有化学合成法和微生物发酵法,化学法只能合成DL-乳酸,而发酵法根据所采用菌株的不同,可以合成单一的L-乳酸、D-乳酸或者DL-乳酸。目前,约90%的乳酸是通过微生物发酵法生产的。由于人体只有代谢L-乳酸的L-乳酸脱氢酶,L-乳酸作为食品添加剂等被广泛使用,加之L-乳酸在聚乳酸方面的应用,L-乳酸高产菌的选育及高效生产工艺已得到高度的开发,而D-乳酸的研究则相对较少。
D-乳酸作为一个重要的手性中间体,广泛的应用于医药、农药、化工等方面的多种手性物质合成。尤其是D-乳酸可作为下一代高强度生物可降解塑料聚乳酸的单体,引起全球大公司和科学家的高度关注。D-乳酸的全球需求量每年都以6~8%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D-乳酸的产量为1.6万吨,而D-乳酸的需求量约2.6万吨,由此可见,D-乳酸的市场前景广泛。
近年来,芳氧丙酸类除草剂在农业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这类除草剂是国际上最早实现工业化生产的一大类旋光性除草剂,此类除草剂中有一个手性碳原子,其中D(-)型的药性比L(+)型高出6~12倍,合成这类除草剂最重要的原料是R-(+)-2-氯丙酸。以D-乳酸为原料可以制备光学活性的R-(+)-2-氯丙酸,即D-乳酸是制备这类除草剂的光学活性前体。
随着新型生物材料的普及推广,L-乳酸、D-乳酸在新材料的应用方面有了很大的发展。例如,以乳酸为原料来制造聚乳酸类(PLA)生物降解塑料。聚乳酸以其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及其它优良的使用特性(如透明性、热塑性、产物安全性等)而被认为是理想的取代传统塑料的生物材料之一。聚乳酸(PLA)分为聚D-乳酸(PDLA)、聚L-乳酸(PLLA)和聚DL-乳酸(PDLLA)。由纯的D-乳酸、L-乳酸或者DL-乳酸聚合而成的聚乳酸具有更好的稳定性,其中,PDLA具有更好的热稳定性。聚乳酸具有良好的生物可降解性,在使用之后可以被自然界中微生物完全降解,不污染环境,对环境保护非常有利。
南京工业大学丁子建等于2004年首次报道利用芽孢乳杆菌(Sporolactobacillus sp.)从葡萄糖发酵产D-乳酸的工艺,发酵72h后产酸40.7g/L,光学纯度96%;南京工业大学杨文革等在2006年发表组合发酵生产D-乳酸工艺(中国专利申请号CN200610097453.6)以乳杆菌(Lactobacillus)进行有氧、微氧、厌氧三段组合发酵技术,发酵时间25~38h,产酸达到75~131g/L;申请号为CN201010101421.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重组大肠杆菌以甘油为原料发酵制备D-乳酸的方法,但是菌株对酸的耐受性差,生产率低,使得大肠杆菌在D-乳酸实际应用当中受到限制;申请号为CN201010247826.X的中国发明公开了利用基因工程手段,成功构建了产高光学纯度D-乳酸的基因工程菌并利用其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其D-乳酸产量达到40g/L以上,纯度为99%以上;申请号为CN20101023551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产纯D-乳酸的基因工程菌并用其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其D-乳酸产量仅为20g/L以上,纯度为99%以上;申请号为CN201010235511.3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利用同源重组的方法得到产纯D-乳酸的基因工程菌并用其进行乳酸发酵生产,其D-乳酸产量仅为20g/L以上,纯度为99%以上。上述现有技术中D-乳酸的产量普遍不高。继续检索发现:申请号为CN200810098908.5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株高光学纯度D-乳酸生产菌及其发酵生产D-乳酸的工艺,申请号为CN201210472413.0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株乳杆菌及利用其发酵生产D-乳酸的方法,申请号为CN201010208148.6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采用花生粕同步酶解发酵生产高浓度D-乳酸的方法及其专用培养基。上述现有技术发酵时间过长,均在70h以上。这些公开的技术,与L-乳酸生产菌株和方法相比,D-乳酸生产菌株和方法存在发酵时间过长或者产D-乳酸浓度相对较低的缺点,需要进一步开发基于高效D-乳酸生产菌株的生产方法。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交通大学,未经上海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28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