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3247.5 | 申请日: | 2014-01-1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3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建平;范力;温鹏辉;穆卫平;李妍;赵笑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 |
代理公司: | 西安通大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200 | 代理人: | 蔡和平 |
地址: | 710055***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安全 可靠 托梁换柱 施工 系统 及其 方法 | ||
1.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托梁换柱支撑结构、电脑(9)、静态应变测试仪(10)和若干应变片(11);托梁换柱支撑结构包括支撑(4)、底座(6)、千斤顶(7)和百分表(8);底座(6)设置在地面上,千斤顶(7)设置在底座(6)上,千斤顶(7)上设有用于支撑梁(2)的支撑(4);底座(6)上设有用于测量支撑(4)顶升量的百分表(8);支撑(4)的外壁上设有若干应变片(11),每个应变片(11)通过对应的信号线(12)连接静态应变测试仪(10),静态应变测试仪(10)连接电脑(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梁(2)为十字交叉梁,交叉处设有柱(3);所述托梁换柱支撑结构的数量为四个,分别支撑在柱(3)四周的梁(2)下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梁(2)底面搭设有作为临时支撑的脚手架(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4)的外壁上的若干应变片(11)分成若干层排布,层间距为1~1.5m。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支撑(4)的外壁上每层均匀设有四个应变片(11)。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其特征在于,每个底座(6)上对称安装两只百分表(8)。
7.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搭建好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
2)、控制千斤顶(7)进行分级加载,加载过程平稳、同步进行;每加一级荷载,观测静态应变测试仪(10)及百分表(8)数值,待读数稳定后方加下一级加载,直至加载全部完成;
3)、采用施工工具,凿除柱(3)缺陷部位的混凝土;经对缺陷部位清理后,灌注灌浆料,达到强度要求后拆除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系统,整个托梁换柱的加固过程完成。
8.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支撑(4)安装完毕后,用自动安平激光投线仪校正支撑(4)垂直度,同时对四个支撑(4)均施加5MPa的荷载,使支撑(4)与梁(2)底面紧密接触。
9.根据权力要求1所述的一种安全可靠的托梁换柱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通过百分表(8)测得的支撑(4)顶升量和支撑压缩量△L控制梁的变形量,△L=L×ε,L为支撑(4)的长度,ε为静态应变测试仪(10)测得的应变平均值;梁的变形量=支撑(4)顶升量-支撑压缩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未经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247.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照明装置
- 下一篇:自适应继电保护多通信方式智能切换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