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物理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设备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23557.7 申请日: 2014-01-17
公开(公告)号: CN103735420A 公开(公告)日: 2014-04-23
发明(设计)人: 熊建民;蒋振奇;董春栋;曾桂凤 申请(专利权)人: 熊建民
主分类号: A61K8/19 分类号: A61K8/19;A61K8/23;A61Q17/04;B01J19/10;C01D3/22
代理公司: 常州市科谊专利代理事务所 32225 代理人: 孙彬
地址: 213163 江苏省常*** 国省代码: 江苏;32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物理 防晒 及其 制备 方法 设备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防晒霜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物理防晒霜及其制备方法与制备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臭氧层日益变薄,到达地面的紫外线不断增多。这已经引起了全球的广泛关注。日光中的紫外线分为三种类型:紫外线UV-C(200—290nm);紫外线UV-B(290~320nm);紫外线UV-A(320—400nm)。UV-C能被地球大气层完全吸收,UV-B仅有部分被大气的臭氧层吸收,而UV-A不被大气吸收,地球表面的紫外线由90%以上UV-A和10%以下的UVB构成。UV-B主要引起皮肤红斑反应、DNA损伤和免疫抑制,UV-A则主要引起免疫抑制。UV-A包括UV-A1(340~400nm)和UV-A2(320~340nm),UV-A对不敏感皮肤的损害大于前者。紫外线可引起皮肤老化,普遍以皮肤皱纹、干燥、皮肤变薄及脂溢性角化病为特征性改变。同样,紫外线也能诱发或加重光毒性或光变态反应、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红斑狼疮、特发性光照性皮肤病如多形性日光疹或日光性荨麻疹阳。尽管紫外线对皮肤有如此危害,但喜爱日光的人们却越来越多。冈此,为了减少紫外线辐射引起的危害,防晒显得尤为重要。在同常生活中人们采取尽量减少暴晒于日光下及正午口晒时间,穿戴具有防护性的衣物,并在日晒前使用防晒剂等防护措施,其中使用防晒剂是目前最常用的紫外线防护措施。它能够防止日光诱导出现红斑和日晒伤,阻止或减少DNA的损伤。所以一种有效的防晒剂的研制成为一个重要的目标。

防晒霜做为防晒剂中最常见的一种,在全球具有广泛的市场,据报道2009年75.8亿美元,且每年保持5%左右的高速增长。防晒霜分为物理防晒、化学防晒和生物防晒。物理防晒是利用防晒粒子,在肌肤表面形成防护层,反射紫外线中可能对肌肤产生伤害的光波,达到保护肌肤的目的。物理防晒的粒子一般停留在肌肤表面,不会被肌肤吸收,所以对肌肤造成的负担比较小,也不容易造成肌肤敏感。由于物理防晒的防护层是成网状,所以在涂抹的时候不宜打圈涂抹,而是要朝着一个方向顺次涂抹,使防护层均匀分布。物理防晒剂即紫外线屏蔽剂,是通过反射及散射紫外线对皮肤起保护作用,主要为无机粒子,如二氧化钛、氧化锌粒子、硅酸盐、氧化铁等,如专利CN1380055发明了一种在通常的防晒护性肤品的基膏成份中加入无机纳米材料ZrO2和CeO2等作为紫外线吸收剂的方法,它与传统产品相比具有高效、无毒、成本低的特点。同时专利CN1923163描述了一种将氧化锌用于保护皮肤免受紫外线辐射的局部用防晒霜制品,其颗粒基本上均匀地分散在所述液体载体中并形成一种基本上视觉透明的局部用防晒霜制品,并且以有效保护皮肤免受UV-A和UV-B辐射的危害作用。这类防晒剂的不足之处是其视觉效果,为在皮肤可旱白色及留有固态粘稠团。但是这类防晒剂安全性、稳定性是大家公认的。化学防晒霜是通过某些化学物质和细胞相结合,在细胞受损之前,先将紫外线中可能对肌肤产生伤害的部分吸收掉,以达到防晒的目的。由于化学防晒成分需要被肌肤吸收,涂抹时要充分考虑肌肤和防晒品的结合度,故而需要适度按摩。我国2007年《化妆品卫生规范》中规定,化妆品组中限用的化学防晒剂可分为8类。分别为:樟脑类,桂皮酸盐类,水杨酸类,苯甲酸盐类,苯酮类,三嗪类,苯唑类,烷类。如专利CN1310608发明公开了一种油包水乳化防晒组合物及专利CN1798538公布了一种含有UV-A有机防晒剂和光稳定剂的一种防晒胶囊生产和使用方法,专利CN103083203A公布了一种有Solarex-3、Solarex-3Complex或三重防晒组合的防晒组合物。化学防晒对紫外线防护较好,但有研究表明所加化学物质可能对人体或者皮肤产生某种损害作用,如郭宝岚、赵康峰等人对2005~2007年6月受检的169种防晒类化妆品皮肤毒理学试验结果进行比对分析。结果发现高SPF值防晒样品容易引起皮肤损害,并且皮肤损害程度随SPF值增加呈加重趋势;液质类防晒品较膏类、粉饼类防晒品对皮肤影响更大。Janjua等人经试验对二苯甲酮一3、甲氧肉桂酸辛基酯、4一甲基苄哑基樟腑能穿透皮肤并由尿液排除。Szwarefarb B等人也指出使用甲氧肉桂酸辛基酯后,发现化学防晒剂能改变幼鼠的下丘脑氨慕酸神经递质及促黄体释放激素的释放。由于化学物质会被人体吸收,所以比较容易引起肌肤敏感,过敏性肌肤需要慎用。生物防晒是通过某些可以深入渗透至肌肤细胞核,保护细胞DNA的原理来达到防晒的目的。与化学防晒类似,由于有效防晒成分需要被肌肤吸收,所以涂抹时要充分按摩肌肤,使其吸收有效防晒成分,而敏感肌肤也应该谨慎选用生物防晒产品。纵观防晒霜的市场应用和对人体的危害可以看出,开发一种新型安全的替代型防晒霜成为了一个新的开发领域,必将受到消费者的青睐。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熊建民,未经熊建民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55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