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龙门排屑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3823.6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910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8-20 |
发明(设计)人: | 王开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川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Q11/00 | 分类号: | B23Q11/00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吴兆平 |
地址: | 31540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龙门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龙门铣床相关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龙门排屑机构。
背景技术
龙门铣床简称龙门铣,是具有门式框架和卧式长床身的铣床。龙门铣床上可以用多把铣刀同时加工表面,加工精度和生产效率都比较高,适用于在成批和大量生产中加工大型工件的平面和斜面。数控龙门铣床还可加工空间曲面和一些特型零件。龙门铣床的外形与龙门刨床相似,区别在于它的横梁和立柱上装的不是刨刀刀架而是带有主轴箱的铣刀架,并且龙门铣床的纵向工作台的往复运动不是主运动,而是进给运动,而铣刀的旋转运动是主运动。
龙门铣床由门式框架、床身工作台和电气控制系统构成。门式框架由立柱和顶梁构成,中间还有横梁。横梁可沿两立柱导轨作升降运动。横梁上有1~2个带垂直主轴的铣头,可沿横梁导轨作横向运动。两立柱上还可分别安装一个带有水平主轴的铣头,它可沿立柱导轨作升降运动。这些铣头可同时加工几个表面。每个铣头都具有单独的电动机(功率最大可达150千瓦)、变速机构、操纵机构和主轴部件等。卧式长床身上架设有可移动的工作台,并覆有护罩。加工时,工件安装在工作台上并随之作纵向进给运动。在工作台上设有排屑机构,而一般的排屑机构都只是直接在工作台上设一个用于盛放碎屑的槽,然后在槽的一端开一个清除槽中碎屑的孔,通过手动操作来清理碎屑,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中国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248404A,申请公布日2011年11月23日,公开了一种龙门刨铣床,它包括床身、工作台、龙门架、横梁、滑座、主轴箱、滑枕、铣头;工作台沿床身导轨做纵向运动,滑座沿横梁导轨做横向运动,横梁沿龙门架的左右立柱垂直导轨垂直运动,滑枕带着主轴箱在滑座内做垂直运动,它还包括一个可拆卸连接在主轴箱的下端的传动机构,该传动机构的输入轴与主轴箱内的主输出轴相连,该传动机构的输出轴连接铣头,铣头的轴向平行于床身导轨。该发明的不足之处在于,该龙门刨铣床仍然通过手动操作来清理碎屑,这样大大的提高了操作人员的劳动强度,也降低了生产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上述的不足,提供了一种能够自动排屑且排屑效果明显的龙门排屑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龙门排屑机构,该龙门排屑机构安装在龙门床身上,包括排屑槽和排屑器,所述的排屑槽为两个,分别置于龙门床身的两侧,所述的排屑器包括马达和排屑杆,所述的马达安装在龙门床身上,所述的排屑杆安装在排屑槽内,所述排屑杆的形状为螺旋状,所述排屑杆的一端与马达连接。
当置于龙门床身上的工作台将碎屑排入到置于工作台两侧的排屑槽内时,马达带动排屑杆动作,由于排屑杆形状是螺旋状的,故而进入到排屑槽内的碎屑因为排屑杆的转动而向排屑槽的一端移动并聚集,从而将进入到排屑槽内的碎屑排出,这样设计只需要控制马达带动排屑杆实现自动排屑功能,且螺旋状的排屑杆比起人工的排屑效果极为显著。
作为优选,所述排屑槽的横截面为U型,所述排屑槽的底部呈圆弧状,所述排屑槽底部的圆弧半径与排屑杆的半径一致,所述的排屑杆置于排屑槽内且与排屑槽的底部相贴合。通过排屑杆与排屑槽的贴合设计,使得进入到排屑槽内的碎屑不易进入到排屑杆与排屑槽相接触的部分,故而排屑槽内的碎屑容易被排屑杆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螺旋状的排屑杆中间设有通孔,所述的通孔内设有定位杆,所述的定位杆与排屑杆滑动连接,所述定位杆的一端固定在龙门床身上且与排屑杆相对,另一端安装在排屑杆的通孔内。通过定位杆将排屑杆与排屑槽的相对位置进行定位,防止排屑槽内的碎屑进入到排屑杆与排屑槽相接触的部分,影响排屑杆的使用,能够进一步的提高该排屑机构的可靠性。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杆包括绝缘杆部和磁杆部,所述的定位杆与排屑杆接触部分为磁杆部。绝缘杆部不具有磁性,磁杆部具有磁性,通过定位杆的磁杆部来吸附排屑槽内的金属碎屑,随着排屑杆的旋转,定位杆上的碎屑会向排屑槽的一端移动并聚集,从而将进入到排屑槽内的碎屑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排屑杆的另一端设有出屑孔,所述的出屑孔与排屑槽连通。通过排屑杆的旋转,排屑槽内的碎屑向出屑孔移动,并进入到出屑孔中将碎屑排出。
作为优选,所述U型排屑槽的两个外侧面上均设有起振器。通过起振器可以将附着在排屑槽内且排屑杆无法接触到的碎屑往排屑槽底部聚集,并与排屑杆将碎屑排出。同时起振器还可以与定位杆配合,将能被定位杆吸附的碎屑吸附到定位杆上,随着排屑杆的旋转而排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川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川田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382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自动切管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