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偶联穿膜肽和MMP酶切位点的纳米颗粒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4010.9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40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卓权;林耀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K9/14 | 分类号: | A61K9/14;A61K47/42;A61K41/00;A61K49/00;A61P3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旦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00 | 代理人: | 张磊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偶联穿膜肽 mmp 酶切位点 纳米 颗粒 | ||
1.一种偶联穿膜肽和MMP酶切位点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颗粒是由表面修饰羧基或者链霉亲和素的纳米颗粒外分布穿膜肽和MMP酶切位点;所述穿膜肽和MMP酶切位点通过化学键连接,酶切位点序列最后一个氨基酸残基的氨基与纳米颗粒表面羧基通过缩合反应连接;或者酶切位点序列最后一个氨基酸残基连接生物素,纳米颗粒表面修饰链霉亲和素,利用生物素和链霉亲和素的亲和反应连接肽段和纳米颗粒;
所述穿膜肽序列为下述中任一种:
所述的纳米颗粒结构为现有的四氧化三铁颗粒、高分子胶束、金颗粒或脂质体中任一种,偶联多肽的纳米颗粒尺度为200~500nm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偶联穿膜肽和MMP酶切位点的纳米颗粒,其特征在于所述MMP酶切位点为MMP-2和MMP-9,其序列为:PLGLAG。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010.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牛樟芝泡腾片及其制备方法
- 下一篇:香水制剂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