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液压换向阀结构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24052.2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7085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谭荣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谭荣祥 |
主分类号: | F15B13/02 | 分类号: | F15B13/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01120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液压 换向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换向阀结构,主要适用于要求系统安全、平稳、可靠的液压举升系统,如商用车驾驶室翻转油缸、升降台和其他液压油缸执行系统的换向控制等,特别适用于具有安全性要求的举升油缸。
背景技术
目前,全球用于控制油缸往复运动的主要方式为滑阀式结构的换向阀。滑阀式换向阀制造难度高,需要阀孔和阀芯有非常严密的配合,且阀芯易被磨损,换向时存在冲击载荷、阀芯受卡,寿命低。尤其是在有安全性要求的举升系统,阀芯磨损后的窜油问题会造成举升系统慢慢回落,存在安全隐患。另外还可解决油缸因有杆腔和无杆腔因受压面积不一致,造成油缸往复运动时,所产生的力的大小不相等的问题。
本发明就是为了解决以上问题而研制出来的一种新型产品,其换向、复位速度快,如果将手柄改为自动控制后,换向频率可以高达250次/Min,对工作介质粘度的适用范围广,可直接用于高水基、乳化液,由于没有液压卡紧力,以及受液动力影响,换向、复位所需的力很小,此外,它的抗污染性也很好。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控制油缸往复运动的液压换向阀结构,解决市场换向阀需要制造精度高、易被磨损、发卡、寿命低、可靠性差等问题。
一种液压换向阀结构,其特征在于:
1、换向阀主体包括阀体1、钢球2、对顶杆3、钢球4、控制活塞5、防松垫圈6、阀芯7、螺纹顶杆8、手柄9、防脱挡板10、O圈a11、O圈b12、O圈c13、O圈d14、锥簧15、钢丝挡圈16、弹簧座17。
2、发明了一种换向原理:当需要举升油缸时,如图2所示,通过对顶杆3和分别位于对顶杆3两端之间的钢球2和钢球4相互之间作用力,当钢球4闭合,钢球2就打开,换向阀A、B口同时出油,此时,图1所示的油缸A'、B’口同时进油,因油缸的有杆腔(A2)和无杆腔(A1)两端产生的面积差(A3=A1-A2),活塞将从无杆腔A1向有杆腔A2推动;当需要换向时,如图3所示,钢球2闭合,钢球4就打开,此时,换向阀A口出油,再流到图1所示油缸A’口,B’口回油到图3所示换向阀B口,B口油液通过对顶杆3周围的间隙流向T口,实现油缸换向;钢球2和钢球4互为“非门结构”密封。
3、进一步,钢球4闭合,钢球2打开:通过螺纹顶杆8推动控制活塞5顶紧钢球4,钢球4处密封,钢球4同时将力传递给对顶杆3,对顶杆3打开钢球2,实现换向阀A、B口同时出油;
4、钢球2闭合,钢球4就打开:通过松开螺纹顶杆8,控制活塞5顶紧钢球4的力将消失,在锥簧15和系统回油作用下,钢球2处密封,钢球2同时将力传递给对顶杆3,对顶杆3打开钢球4,实现A口出油,B口回油;
5、进一步,螺纹顶杆8是以螺纹传动来推动控制活塞5,控制活塞5顶紧钢球4,因螺纹顶紧不会有丝毫的间隙,所以钢球4和锥孔的密封将非常严密,其可靠性非常的高,保证了油缸举升时的安全性,在高、中、低压情况下,都可以达到零泄露,可应用于达63MPa的高压,并能提高系统的抗污能力;
6、进一步,螺纹顶杆8外放置防脱挡板10,防止螺纹顶杆8误操作脱出;
7、通过先将对顶杆3、钢球2、钢球4、控制活塞5、螺纹顶杆8、锥簧15、钢丝挡圈16、弹簧座17和其他O圈装入阀芯7上,形成一个分总成(阀芯总成),再利用插装式方式,将阀芯总成整体旋入阀体1,使得安装和维修非常方便;
8、阀芯7采用阶梯轴形式,在阶梯轴上装O型密封圈,通过弹性体材料隔断各腔,不会出现窜油现象。
9、阀体1的主孔采用阶梯孔结构,防止O型密封圈装入时被主孔上的相惯孔切坏。
10、在阀芯7的B、T口周围各切环形槽,使阀芯旋入后的任意方向都可流动介质。
11、阀芯7和阀体1之间装入防松垫圈6,防止阀芯7松脱。
附图说明
图1为油缸结构示意图,本发明需要配合图1来阐述其具体应用;
图2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图,表示油缸举升时的阀门密封状态;
图3为本发明装置结构图,表示油缸下降时的阀门密封状态。
具体实施方式
图1和图2之间的连接方式为:图1的A’口和图2的A口相接,图1的B’口和图2的B口相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谭荣祥,未经谭荣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05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