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以及系统间消息交互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24872.1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71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周乐;李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29/06 | 分类号: | H04L29/06;H04W12/12;G06F17/30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温旭;郝传鑫 |
地址: | 100032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电信 诈骗 系统 以及 消息 交互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为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以及系统间消息交互方法。
背景技术
电子转账功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方便与快捷,与此同时也衍生了利用相关科技手段的新型犯罪活动。例如,近年常见的短信诈骗,给人民群众带来严重的生活骚扰或经济损失,令人深恶痛觉。对于公安部门来说,短信诈骗有现场范围很广、资金转移快、犯罪取证难的特点,理想的制止犯罪方法即是当诈骗被举报后,第一时间通知涉嫌账号的开户行,而银行第一时间对涉嫌账户进行冻结止损。但对于重视客户服务的现代商业银行来说,账户的监控、冻结、退回都属于高度敏感的业务操作,涉及较多其他方面的资金与业务风险,必须谨慎操作,因而根据银行业务规范,必须提供足够的判断信息以及具法律效力的司法通知。
目前,各主要相关单位(公安、银行、电信…)基本上均已建设了成熟的计算机全国联网信息系统,各系统内部完全具备迅速准确进行消息检索的能力,但系统间却并未建立安全可用的信息交互接口,仍然是利用人工传递计算机处理的结果,例如只能由公安或司法人员亲自到银行出示相关司法文本及沟通案件调查要求,成为严重的信息瓶颈。也因此大多数案例都会在处理层面发生迟滞,根本无法应对新形势下的电子经济犯罪,甚至出现“眼睁睁看着钱被转走”的局面。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以及系统间消息交互方法,通过本发明的接口装置实现安全快速的信息交互,消除沟通瓶颈,使得各单位可以迅速协同,开展一系列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打击犯罪的行动。
根据本发明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包括:部署在公共安全部门的控制中心、部署在电信运营机构的第一协作端和部署在金融机构的第二协作端:
其中,所述控制中心具有用于执行如下操作的接口装置:
维护所述电信运营机构的全国电信机构配置信息表和所述金融机构的全国金融机构配置信息表,
根据所述全国电信机构配置信息表对所述电信运营机构的各个机构进行接口注册和目录管理以及根据所述全国金融机构配置信息表对所述金融机构的各个机构进行接口注册和目录管理,
根据注册的接口服务地址与部署在相应机构的第一协作端或第二协作端进行信息交互。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种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间消息交互方法,包括:
在电信运营机构部署第一协作端,在金融机构部署第二协作端,以及在公共安全部门部署控制中心,其中,所述控制中心通过执行以下操作的接口装置与所述第一协作端和第二协作端进行通信:
维护所述电信运营机构的全国电信机构配置信息表和所述金融机构的全国金融机构配置信息表,
根据所述全国电信机构配置信息表对所述电信运营机构的各个机构进行接口注册和目录管理以及根据所述全国金融机构配置信息表对所述金融机构的各个机构进行接口注册和目录管理,
根据注册的接口服务地址与部署在相应机构的第一协作端或第二协作端进行信息交互。
通过采用本发明技术方案,在发现案情时,通过部署在公安部门的机构配置表(如全国电信机构配置信息表和全国金融机构配置信息表)迅速定位案件信息所属的单位及代码,并检索到该单位映射的接口服务地址。通过接口装置实现安全快速的信息交互,消除沟通瓶颈,使得各单位可以迅速协同,开展一系列保护人民财产安全,打击犯罪的行动。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的实施例1;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接口装置的映射机制;
图3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的实施例2;
图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的实施例3;
图5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适用于防控电信诈骗的系统的一种应用场景;
图6是根据图5所示实施方式中控制中心和协作端的技术架构;
图7是根据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电信诈骗防控方案的业务模型。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设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87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