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智能单火线串联触摸无线遥控墙壁开关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4887.8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75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陈湘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湘兵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云南派特律师事务所 53110 | 代理人: | 岳亚苏 |
地址: | 422100 湖南省邵阳***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火线 串联 触摸 无线 遥控 墙壁 开关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照明负载的控制装置,尤其是涉及一种安全级别要求比较高的家居场所及公共场所照明负载控制的墙壁开关。
背景技术
目前,在墙壁开关领域中,一般使用的都是机械式串联开关,或是普通遥控开关及普通单火线串联触摸开关,现有的墙壁开关均存在以下通病:
一.传统的机械式开关,噪声大,触点容易产生火花而诱发安全事故,当线路短路,受到强雷电或是电压过高不稳定时,很容诱发灾情,给用户带来不便甚至生命财产安全。另外,当在潮湿环境,雨雪天气,或是湿度较重的恶劣环境,由于人体是直接触摸到墙壁开关的区域,塑胶部分与电路部分之间有一定的缝隙,没有完全隔离,也很容影响墙壁开关的导通性能,开关触点容易老化,并有可能造成开关表面漏电,严重时,有可能会造成人体触电,危及人身安全。另,传统的开关,都是采用塑料面板,在长时间使用过程中,容易发黄,甚至发黑,并且很难清洁,特别是在厨房、油烟多的地方或是户外灰尘多的场所。造成更换频繁,影响美观度及舒适性。
二.普通遥控开关,由于相线串联取电的问题没有解决,只能适用于普通的白炽灯,电路本身的功耗比较大,对所控制的负载有很大的局限,同时也很容易造成电能源的浪费。
三.目前市面上普通单火线串联触摸遥控开关,由于要实现无线射频遥控功能,无线射频接收模块及控制电路会耗取一定的电量,取电效率特别低,待机功耗较大,使用电子式节能负载或是小功率LED灯及吸顶灯时,在关闭负载的状态下会出现冷闪现象或是失控,严重影响到使用及负载的寿命,甚至损坏负载。另,由于触摸部分抗干扰性能特别差,当在外界干扰时,很容易引起普通单火线串联触摸遥控开关死机、自动亮、自动灭、遥控不灵敏、触摸不灵敏,自动清除与遥控器配对等问题以及对负载要求的局限性,负载本身只有开灯和关灯两种状态功能,而产生上述情况时,则严重的造成使用不便。传统的单火线串联触摸开关,主要控制器件采用可控硅或是继电器,没有相应的保护器件及电路,也容易引起可控硅本身因过流或是过压损坏,及继电器触点接触不良或触点粘死在一起而引起控制失灵。
四.传统的开关,没有保护电路,保护性能差,若遇高电压,大电流冲击时,容易烧坏控制开关本身或是所控制的负载。严重时,甚至会引起电线起火而诱发火灾。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墙壁开关在照明控制所产生的问题及安全隐患,操作便捷,安全舒适及节能的墙壁开关。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智能单火线串联触摸无线遥控墙壁开关,包括触摸面板、电容触控电路、微控制器、负载控制器、单火线串联取电电路、维持取电电路、电源电路、供电保护电路、火线输入端以及火线输出端;触摸面板与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入端连接,电容触控电路的输出端连接到微控制器;负载控制器设有受控端以及两个开关触点;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与负载控制器的受控端连接;火线输入端通过供电保护电路连接到负载控制器的第一个开关触点,负载控制器的第二个开关触点通过供电保护电路连接到火线输出端,负载控制器用于根据微控制器控制输出端的信号使两个开关触点之间闭合或断开;供电保护电路还通过单火线串联取电电路与电源电路连接,负载控制器还通过维持取电电路与电源电路连接;单火线串联取电电路用于在负载控制器断开时对电源电路供电,维持取电电路用于在负载控制闭合时对电源电路供电;电源电路用于对微控制器以及电容式触控电路供电。这样的方案使得使用者对开关的控制操作通过触摸面板实现,由触摸面板向微控制器发送信号,再由微控制器控制负载控制器闭合和断开,使通电或断电,因而属于强电的交流电与使用者人体之间的接触被有效地隔离,提高安全性。
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为,还包括电路故障自动保护电路;微控制器的控制输出端通过该电路故障自动保护电路与负载控制器的受控端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湘兵,未经陈湘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4887.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