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光遮断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5435.1 | 申请日: | 2014-01-20 |
公开(公告)号: | CN104795387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6-29 |
发明(设计)人: | 蔡静怡 | 申请(专利权)人: | 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L25/16 | 分类号: | H01L25/16;H01L33/48;H01L33/62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骆希聪 |
地址: | 中国台湾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电接脚 电性连接件 支撑体 发光元件 受光元件 孔洞 光遮断器 支撑单元 发出光信号 电性连接 方向实质 接收光 平行 组装 延伸 配置 | ||
本发明提出一种光遮断器,包括发光元件、受光元件及第一支撑单元。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脚的发光元件用以发出光信号。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的受光元件用以接收光信号。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及多个第一电性连接件。第一支撑体具有设置于第一支撑体的相对二端的多个第一孔洞。第一电性连接件分别配置于第一孔洞中。发光元件及受光元件分别组装于第一支撑体的相对二端上。第一导电接脚及第二导电接脚与第一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接脚、第二导电接脚及第一电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有关于一种光电装置,且特别是关于一种光遮断器。
背景技术
光遮断器是由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组成。借由发光元件发出光信号且由受光元件接收此光信号,光遮断器可得知是否有待测物进入光信号传递的路径上。一般而言,以制程来区分,光遮断器可分为壳体组装式与表面粘着封装(surface-mount device,SMD)式。
壳体组装式的光遮断器除了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外还包括一ㄩ字型壳体,发光元件与受光元件分别置入ㄩ字型壳体的相对二端。针对不同的外部电子装置需求,ㄩ字型壳体需具有不同的凹口深度。当制造者现有的ㄩ字型壳体的凹口深度与外部电子装置所需不同时,制造者需重新开模,以制造特殊尺寸的ㄩ字型壳体。此过程耗工耗时且会使壳体组装式的成本增加。
表面粘着封装式的光遮断器包括发光元件、受光元件以及同时包覆发光元件以及受光元件的封装体。当光遮断器的高度需要改变,以满足外部电子装置的需求时,制造者需重新开模,以制造出具有特定高度的表面粘着封装式光遮断器,而不利于其成本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的光遮断器,可随外部电子装置调整所需的尺寸且具有低成本的优势。
本发明的一种光遮断器包括发光单元、受光单元以及第一支撑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以及第一壳体。发光元件用以发出光信号且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脚。发光元件配置于第一壳体中。第一壳体具有出光口。出光口用以使光信号朝第一壳体外射出。受光单元包括受光元件以及第二壳体。受光元件用以接收光信号且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脚。受光元件配置于第二壳体中。第二壳体具有受光口。受光口用以接收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信号。第一支撑单元包括第一支撑体以及多个第一电性连接件。第一支撑体具有多个第一孔洞。这些第一孔洞设置于第一支撑体的相对二端。第一壳体、第二壳体以及第一支撑体共同界定出一空间。第一电性连接件分别配置于第一孔洞中。发光单元以及受光单元分别组装于第一支撑体的相对二端上,而发光元件的第一导电接脚以及受光元件的第二导电接脚分别与第一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第一导电接脚的延伸方向、第二导电接脚的延伸方向以及第一电性连接件的延伸方向实质上平行。
本发明的一种光遮断器包括发光单元、受光单元、至少一第二支撑单元以及至少一第三支撑单元。发光单元包括发光元件以及第一壳体。发光元件用以发出光信号且具有多个第一导电接脚。发光元件配置于第一壳体中。第一壳体具有出光口。出光口用以使光信号朝第一壳体外射出。受光单元包括受光元件以及第二壳体。受光元件用以接收光信号且具有多个第二导电接脚。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相隔一段距离。受光元件配置于第二壳体中。第二壳体具有受光口。受光口用以接收来自发光元件的光信号。发光单元组装于第二支撑单元上。第二支撑单元包括第二支撑体以及多个第二电性连接件。第二支撑体具有多个第二孔洞。多个第二电性连接件分别配置于第二孔洞中且延伸至第二支撑体外。发光元件的第一导电接脚分别插入第二孔洞中而与第二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受光单元组装于第三支撑单元上。第三支撑单元包括第三支撑体以及多个第三电性连接件。第三支撑体与第二支撑体分离且具有多个第三孔洞。第二支撑体与第三支撑体相隔一段距离。第三电性连接件分别配置于第三孔洞中且延伸至第三支撑体外。受光元件的第二导电接脚分别插入第三孔洞中而与第三电性连接件电性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亿光电子工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43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