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5688.9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32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黄可;师闻;韩焱;李怡;张璇;关文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J15/00 | 分类号: | A61J15/00 |
代理公司: | 洛阳市凯旋专利事务所 41112 | 代理人: | 陆君 |
地址: | 471003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三腔球囊 十二指肠 营养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辅助设备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
【背景技术】
公知的,上消化道梗阻主要是由于食管、胃贲门、胃窦部恶性肿瘤引起,以及上述疾病术后吻合口的狭窄或肿瘤的复发所引起,发生上消化道梗阻后,患者进食困难,直接影响了患者的机体状况,严重者会造成机体的衰竭,目前临床上对十二指肠营养管的应用能够保证患者的营养的摄取,以广泛的应用于临床,但现有的十二指肠营养管存在体内不易固定、容易发生脱落的情况,同时对于梗阻段近侧管腔内的潴留液缺乏有效的处理手段。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本发明通过在管体上设置球囊、标记环和侧孔,并通过主管及支管分别与内腔、球囊、和外腔相通,以此来达到营养注入和抽吸梗阻段潴留液的目的。
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管帽、管体、球囊和标记环,在管体的一端设有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主管、第一支管和第二支管上均设有管帽,管体的另一端设有钝头,在管帽和钝头之间的管体上依次设有标记环、侧孔和球囊,管体内呈同心结构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腔、中腔和内腔。
所述钝头为圆型或椭圆型结构,在钝头上设有孔。
所述主管与内腔相连通,第一支管通过中腔与球囊相连通,第二支管与外腔相连通。
所述标记环由第一标记环和第二标记环构成,第一标记环和第二标记环均为环形结构,第一标记环和第二标记环均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在管帽和钝头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标记环、球囊和第二标记环,管帽和第一标记环之间、球囊和第二标记环之间均设有侧孔。
所述侧孔至少为两个,侧孔均匀设置在管体上。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管帽、管体、球囊和标记环,通过在管体上设置球囊、标记环和侧孔,并通过主管及支管分别与内腔、球囊、和外腔相通,以此来达到营养注入和抽吸梗阻段潴留液的目的;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结构简单且实用性强,能够有效的对引流管进行固定,实现了营养注入和抽吸梗阻段潴留液,同时减少了成袢对胆道壁的刺激和损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管体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1、管帽;2、主管;3、第一标记环;4、球囊;5、侧孔;6、第二标记环;7、钝头;8、第一支管;9、第二支管;10、外腔;11、中腔;12、内腔;13、管体。
【具体实施方式】
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结合附图1~2所述的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包括管帽1、管体13、球囊4和标记环,在管体13的一端设有主管2、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主管2、第一支管8和第二支管9上均设有管帽1,管体13的另一端设有钝头7,在管帽1和钝头7之间的管体13上依次设有标记环、侧孔5和球囊4,管体13内呈同心结构从外到内依次设有外腔10、中腔11和内腔12;所述钝头7为圆型或椭圆型结构,在钝头7上设有孔;所述主管2与内腔12相连通,第一支管8通过中腔11与球囊4相连通,第二支管9与外腔10相连通;所述标记环由第一标记环3和第二标记环6构成,第一标记环3和第二标记环6均为环形结构,第一标记环3和第二标记环6均有金属材料制作而成,在管帽1和钝头7之间依次设有第一标记环3、球囊4和第二标记环6,管帽1和第一标记环3之间、球囊4和第二标记环6之间均设有侧孔5;所述侧孔5至少为两个,侧孔5均匀设置在管体13上。
实施本发明所述的一种三腔球囊十二指肠营养管,在使用时,球囊4处于收缩状态下,在引导丝的作用下将管体13引入消化道内,然后在造影的基础上观察标记环的位置,并确定将球囊4送至梗阻段,通过第二标记环6可以清楚的显示出管体13远端的位置,这时可以通过第一只管8将生理盐水注入球囊4,使球囊4充盈,从而起到固定管体13的作用,而营养液可以通过主管2注入十二指肠内,最后梗阻段上官腔内潴留液经过第二支管以及侧孔5引出体外,从而实现了营养注入和抽吸梗阻段潴留液的功能,需要拔出管体13时,只需要从第一支管8内将生理盐水放出即可拔出管体。
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未经河南科技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68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