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鼻腔止血器和窦腔止血器及止血操作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5771.6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2050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惠;赵玉祥;王铭;曹常在;李小静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A61B17/24 |
代理公司: | 天津市鼎和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12101 | 代理人: | 朱瑜 |
地址: | 300350 天津市津南区***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鼻腔 止血 操作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临床医疗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鼻腔止血器和窦腔止血器及止血操作方法。
背景技术
经鼻内窥镜手术治疗慢性鼻窦炎、鼻息肉,术后鼻腔及窦腔须进行填塞来止血。目前,在临床上实施上述手术时主要用纱条类或高分子止血海绵等止血材料填塞鼻腔或鼻窦创面,并通过物理压迫止血。临床上广泛应用的高分子止血海绵是一种较粗的硬海绵,使用前需将海绵浸湿软化,然后塞入患者鼻腔,海绵吸血后膨胀,待止血后取出。使用此方式插入鼻腔或从鼻腔取出海绵时,对鼻腔创面刺激较大,尤其在取出时,由于创面血液凝固与海绵粘结在一起,经外力拔出势必造成鼻腔创面的二次创伤。由于海绵的尺寸具有一定的局限性,对患者鼻腔的压力不可调,有时无法保证止血效果达到最佳状态。此外,由于海绵塞满整个鼻腔,容易影响患者呼吸,导致患者只能通过嘴呼吸,给患者和医护人员均带来诸多不便。
此外,由于鼻腔鼻窦的解剖特殊性,鼻腔结构不规则,裂隙腔道较多,因而鼻腔鼻窦术后的使用填塞材料应具备可塑形性。受个体差异的影响,鼻腔鼻窦的大小有很大的差异;受凝血功能及局部病变差异的影响,且术后填塞所需压力也不尽相同。当局部加压止血时,如果压力过大将严重影响局部的血液供应,使得局部代谢变慢,不利于术后创面的愈合,而压力过小又达不到止血目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而提供一种便于操作、压力可调、可避免二次创伤、减轻患者痛苦及保证较佳止血效果的鼻腔止血器和窦腔止血器及止血操作方法。
本发明为解决公知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鼻腔止血器,包括止血气囊、通气导管、充气管、指示球囊及充气阀,所述止血气囊中间连接具有双腔结构的通气导管,通气导管的小腔靠近中部开有一侧孔与止血气囊连通,小腔一端封闭,另一端通过充气管与指示球囊和单向阀连通,所述小腔为气囊充气腔,大腔为呼吸通气腔,大腔两端为敞口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导管一端套装有鼻前庭塞,在鼻前庭塞上设有可将鼻前庭塞锁定在需要部位的固定扣,所述止血气囊的两侧壁为不等壁厚。
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所述止血气囊位于鼻中隔一侧壁厚度为0.4~0.7mm,所述止血气囊相对于鼻中隔另一侧壁厚度为0.1~0.2mm。
所述通气导管一端动配合套装有圆滑无棱角的鼻前庭塞。
所述通气导管另一端为插入端,所述插入端为柔软光滑部,与止血气囊为内连接,所述止血气囊端面凸出于通气导管插入端端面。
窦腔止血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止血气囊、充气管、指示球囊及充气阀,所述止血气囊连通充气管,充气管另一端连通指示球囊和充气阀,所述止血气囊呈与窦腔内空间相吻合的长圆扁平状结构,所述止血气囊厚度为0.1~0.2mm。
鼻腔止血和窦腔止血操作方法,其特征在于::
包括如下步骤:首先根据患者鼻腔的大小和需要止血的部位选择适当的规格的止血气囊,其中鼻腔止血器用于术后或鼻出血时的鼻腔止血,窦腔止血器用于术后窦腔止血,止血气囊的规格以充气量大小区分;
将注射器与充气阀连接,并与指示球囊、充气管、通气导管充气腔及止血气囊形成通路,用注射器将止血气囊内空气抽出,使气囊体积缩小;
将可溶性止血纱布包裹于止血气囊外,窦腔止血气囊卷曲后顺鼻腔沿鼻底方向插入出血侧窦腔;然后用注射器通过充气阀向止血气囊内充气或注入无菌水,使止血气囊膨胀压迫窦腔出血创面;
鼻腔止血气囊卷曲后顺鼻腔沿鼻底方向插入出血侧鼻腔,止血气囊加厚一侧壁置于鼻中隔部位,插入适当位置后调整鼻前庭塞位置,并通过固定扣将其锁紧;然后用注射器通过充气阀向止血气囊内充气或注入无菌水,使止血气囊膨胀压迫鼻腔出血创面;
此时根据指示球囊的充盈压力状态,结合患者渗血实际情况调节止血气囊内的压力大小。使其在满足止血效果的同时将患者的不适感减至最小;
取下注射器,将充气阀固定在患者脸颊侧边,通过指示球囊可观察判断止血气囊的充盈压力状态;
待鼻腔或窦腔无明显渗血后,先抽出部分气体松解气囊压力,观察渗血状况,如无渗血,将止血气囊内气体全部抽出,使其外形收缩至最小,并使其与鼻腔出血创面的接触面尽量减小,然后取出即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市塑料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577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液化气罐减压保险阀
- 下一篇:一种带母子阀的恒流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