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注二氧化碳与煤中矿物质反应后渗透率变化实验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6802.X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08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倪小明;于芸芸;林晓英;孙小婷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15/08 | 分类号: | G01N15/08;G01N7/10 |
代理公司: | 郑州联科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04 | 代理人: | 朱俊峰;王聚才 |
地址: | 454003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二氧化碳 矿物质 反应 渗透 变化 实验 装置 | ||
1.注二氧化碳与煤中矿物质反应后渗透率变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气体及反应液注入系统、煤储层裂隙及反应控制模拟系统、计算机控制监测系统和废液废气处理系统,气体及反应液注入系统的出口与煤储层裂隙及反应控制模拟系统的进口连接,煤储层裂隙及反应控制模拟系统的出口与废液废气处理系统的进口连接,煤储层裂隙及反应控制模拟系统通过数据线与计算机控制监测系统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二氧化碳与煤中矿物质反应后渗透率变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体及反应液注入系统包括二氧化碳高压气瓶、氦气高压气瓶、伺服增压器、水箱、水泵和空气压缩机,二氧化碳高压气瓶和氦气高压气瓶并联并通过第一高压管与伺服增压器的进气口连接,空气压缩机的出气口与伺服增压器的增压口连接,水箱通过水泵与伺服增压器的进水口连接,伺服增压器的出口通过第二高压管与煤储层裂隙及反应控制模拟系统连接,伺服增压器通过所述数据线与计算机控制监测系统连接;二氧化碳高压气瓶和氦气高压气瓶的出口处分别设有第一阀门和第二阀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注二氧化碳与煤中矿物质反应后渗透率变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煤储层裂隙及反应控制模拟系统包括煤储层裂隙模具、围压泵、夹持器和恒温水浴装置,煤储层裂隙模具是以煤粉为原材料制作而成,夹持器为圆筒形结构,煤储层裂隙模具同轴向设置在夹持器内,夹持器的两端分别设有左端盖和右端盖,左端盖上设有进气孔,右端盖上设有出气孔,围压泵与夹持器的圆周侧部连接,左端盖上的进气孔通过进气管与第二高压管连接,右端盖上的出气孔通过出气管与废液废气处理系统连接,煤储层裂隙模具、围压泵、夹持器均设在恒温水浴装置内;
第二高压管上设有第三阀门、第一压力计和第一流量计,进气管上设有第四阀门、第二压力计和第二流量计,出气管上设有第三压力计和第五阀门;
围压泵、第一压力计、第一流量计、第二压力计、第二流量计和第三压力计通过所述数据线与计算机控制监测系统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注二氧化碳与煤中矿物质反应后渗透率变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废液废气处理系统包括废液池和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出气管的出口端伸入到二氧化碳吸收装置内,废液池通过排液管与恒温水浴装置侧部连接,排液管上设有第六阀门。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注二氧化碳与煤中矿物质反应后渗透率变化实验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高压管上连接有抽气管,抽气管的进口连接有真空泵,抽气管上设有第七阀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理工大学,未经河南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6802.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