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7333.3 | 申请日: | 2014-01-21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059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章程;邵涛;马浩;杨文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1T1/29 | 分类号: | G01T1/29 |
代理公司: | 北京科迪生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251 | 代理人: | 关玲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脉冲 气体 放电 逃逸 电子束 测量 装置 | ||
1.一种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包括纳秒脉冲电源(1)、放电腔(2)、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和示波器(4);其中纳秒脉冲电源(1)的输入端与市电相连,纳秒脉冲电源(1)的输出端与放电腔(2)的高压电极相连,纳秒脉冲电源(1)的机箱接地;放电腔(2)为同轴结构,包括高压电极(6)、地电极(7)和外延法兰接口(5);所述的地电极(7)位于外延法兰接口(5)的末端,夹在外延法兰接口(5)和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之间,地电极(7)接地;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同轴布置在地电极(7)的远离放电腔的一侧,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与放电腔(2)的外延法兰接口(5)相连,外延法兰接口(5)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之间放置有密封圈A(18);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接地,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的信号输出端通过信号电缆与示波器(4)相连。
2.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高压电极(6)为管状电极或尖电极;高压电极(6)的制作材料为金属;所述的地电极(7)为金属箔,其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或铜或钛;地电极(7)的厚度小于100μm。
3.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地电极(7)面向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的一面覆盖有金属丝网(8)。
4.按照权利要求3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网(8)的制作材料为不锈钢或铝或铜或钛。
5.按照权利要求1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包括电荷吸收体(9)、信号引出线(11)、绝缘套管(12)、同轴电缆接口接头(13)、同轴电缆接口引线(14),以及换气嘴(15);电荷吸收体(9)布置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内,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同轴布置,位于金属丝网(8)面向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3)的一侧,与金属丝网(8)无连接;电荷吸收体(9)与信号引出线(11)的一端相连,信号引出线(11)的另一端与同轴电缆接口引出线(14)相连;信号引出线(11)外包裹绝缘套管(12);绝缘套管(12)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的内侧相连;同轴电缆接口引出线(14)引出测量信号,通过同轴电缆接入示波器(4);同轴电缆接口接头(13)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固定在一起,同轴电缆接口接头(13)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放置有密封圈B(19);换气嘴(15)位于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上。
6.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荷吸收体(9)的材料为不锈钢、铝、铜、钛或石墨。
7.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荷吸收体(9)采用锥形结构,此时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也同为锥形结构。
8.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荷吸收体(9)采用圆柱形结构,此时逃逸电子束流收集器的外壳(10)也同为圆柱形结构。
9.按照权利要求5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金属丝网(8)与电荷吸收(9)之间的距离为5~7mm。
10.按照权利要1所述的纳秒脉冲气体放电下逃逸电子束流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测量装置进行测量时,纳秒脉冲(1)高压脉冲信号至放电腔(2)的高压电极(6),在高压电极(6)和地电极(7)之间的气隙中形成放电,并在高压电极(6)处产生逃逸电子,逃逸电子在电场作用下向地电极(7)运动;部分逃逸电子穿透地电极(7)和金属丝网(8),打到金属丝网(8)后方的电荷吸收体(9)上,电子能量逐渐消耗在电荷吸收体(9)中,并在电荷吸收体(9)中产生感应电压;该感应电压信号通过信号引出线(11)进入同轴电缆接口引出线14,经由同轴电缆接口接头(13)通过信号电缆导入示波器(4),并在示波器(4)上显示出测量的纳秒脉冲逃逸电子束流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7333.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凸块接合结构
- 下一篇:一种用于接触孔图形设计的光学邻近修正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