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7521.6 | 申请日: | 2014-01-0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133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公翠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公翠萍 |
主分类号: | A61K36/74 | 分类号: | A61K36/74;A61P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400 山东省临沂***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面部 激素 依赖 性皮炎 中药 组合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中药组合物,尤其涉及一种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
背景技术
面部激素性皮炎是接触性皮炎的一种,其病因是长期外用含有氟元素的皮质类固醇激素制品而引起的一种慢性皮炎。表现为面部潮红、红斑、丘疹、疮样改变及毛细血管扩张,可伴有瘙痒及灼热感。临床治疗颇为棘手,西药治疗往往效果不理想。本人经过多年的临床观察发现,利用中药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具有较好的疗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属中医“药毒”范畴,激素药物属中医辛燥、甘温之品。误用久用导致热毒壅盛,肌肤失养,病机属风、热、毒邪阻滞面部、浸淫血脉,总的治疗方法是凉血滋阴清热为主,解毒润燥、祛风止痒为辅。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该治疗面部激素依赖性皮炎的中药组合物由以下重量份的中药制成:白龙头6-9份、毛青杠3-9份、梅花草30-60份、吊白叶9-15份、地耳草15-30份、云南茜草9-15份、八仙草6-15份、蔷薇根5-15份、水团花20-25份、柠条12-16份。
优选的:白龙头7.5份、毛青杠6份、梅花草45份、吊白叶12份、地耳草22.5份、云南茜草12份、八仙草10.5份、蔷薇根10份、水团花23份、柠条14份。
制备方法:按传统的方法水煎成汤剂。
方中:白龙头、梅花草:清热凉血、解毒、消肿;毛青杠:清热利湿、活血化瘀;吊白叶:清热凉血、化湿通络;地耳草:清热燥湿、解毒、消肿;八仙草:清湿热、散瘀消肿、凉血解毒;蔷薇根:清热利湿、活血祛风、解毒;水团花:清热利湿、生肌消肿、定痛;柠条:养血滋阴;云南茜草:补血活血、祛风除湿、软坚破积。
临床资料
1.一般资料所选患者共50例,均为门诊病人。其中女42例,男8例,年龄19-53岁,平均33.6岁,多数为中青年女性,病程3个月~6年,平均2.6年;原发疾病有化妆品皮炎、季节性接触性皮炎或称为颜面再发性皮炎、脂溢性皮炎等。
2.诊断标准:①局部外用激素1个月以上。②停用激素后2~10d原有疾病或皮损复发或加重。③临床表现和症状:灼热瘙痒,疼痛,皱皮感、脱屑或紧绷感。红斑,毛细血管扩张或潮红水肿,丘疹或脓疱或痤疮,色素沉着或表皮萎缩。
3.治疗方法治疗组患者服用本发明所述的中药组合物。药方组成:称取白龙头7.5g、木芙蓉花6g、梅花草45g、吊白叶12g、地耳草22.5g、积雪草12g、八仙草10.5g、蔷薇根10g、水团花23g、柠条14g,按传统的方法,水煎成汤剂,1剂/日,分两次口服。连用1个月为一个疗程。
4.疗效标准连用1个疗程后,对面部潮红、干燥脱屑、色素、痤疮样皮疹和瘙痒不适感进行评价。痊愈:皮肤损害完全消退,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显效:皮肤损害消退>70%,自觉症状完全消失。有效:皮肤损害消退30%~70%,自觉症状减轻。无效:皮肤损害消退<30%,自觉症状未改善。
5.治疗结果本组患者50例,其中痊愈33例,显效6例,有效7例,无效4例,总有效率为92%。
6.不良反应:治疗期间未发生不良反应,病人均能耐受。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一:称取白龙头7.5g、毛青杠6g、梅花草45g、吊白叶12g、地耳草22.5g、云南茜草12g、八仙草10.5g、蔷薇根10g、水团花23g、柠条14g,按传统的方法水煎成汤剂。
实施例二:称取白龙头6g、毛青杠3g、梅花草30g、吊白叶9g、地耳草15g、云南茜草9g、八仙草6g、蔷薇根5g、水团花25g、柠条16g,按传统的方法水煎成汤剂。
实施例三:称取白龙头9g、木芙蓉花9g、梅花草60g、吊白叶15g、地耳草30g、云南茜草15g、八仙草15g、蔷薇根15g、水团花20g、柠条12g,按传统的方法水煎成汤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公翠萍,未经公翠萍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752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