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转移染拧绕扎染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8078.4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78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刘月蕊;鲍小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华大学 |
主分类号: | D06B11/00 | 分类号: | D06B11/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 |
地址: | 201620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转移 染拧绕 扎染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新型扎染工艺技术,能产生一种风格独特的图案形式,与其它现有扎染工艺所产生的图案形式迥然不同。
背景技术
目前,常见的扎染分为自由扎、折叠扎、针法扎等。工艺多样复杂,图案形式丰富。此三类工艺都可以运用简单方便的手工操作来实现,都是归类于防染工艺法。但所用的材料、工艺及所显现花纹图案各有不同、各显其美,历代延袭多年来表现技法风格有限,少有工艺及图案上的突破。传统扎染上色方法多为点染上色和浸染一类等,点色浸染有较大的随机性,较难控制点染色彩。另外,单一的传统浸染法和点色法受工艺局限,只能完成相对轻薄型小面积的方巾、长巾,以及服装等件料产品的面料生产,难以完成较大面积、宽门幅及较厚的面料。单一的拧绕法结合传统的点色工艺不能很好地发挥其工艺的长处与特色。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拧绕法扎染结合转移染的新型扎染工艺。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移染拧绕扎染方法,其特征在于,具体步骤包括:准备待染面料,准备转移染基质,将转移染基质上色,将转移染基质放置于待染面料之上,将转移染基质和待染面料一起归拢成线绳状,将归拢后的面料的一端固定在不锈钢圆管上,随后将其边拧绕边卷扎在不锈钢圆管上,将面料的另一端用线固定在不锈钢圆管上,在拧绕完成后的面料上上色后,再入染锅然底色后水洗去浮色晾干即可。
优选地,所述的待染面料材质与转移染基质的材质不同。因染料与面料染色匹配性质有所不同,目的是使染料容易上染待染面料,而不易上染转移染基质。
优选地,所述的面料经过预处理,所述的预处理为皂煮退浆处理、洗涤处理或漂白处理。
优选地,所述的转移染基质上色后,先晾干再将转移染基质放置于待染面料之上。
优选地,所述的归拢方法为手风琴式折叠或卷轴式卷绕。
优选地,所述的在转移染基质上色的方法为点色、刷色以及浸泡染色的至少一种。
优选地,所述的在拧绕完成后的面料上上色的方法为点色或刷色的至少一种,上色完成后入染锅浸染底色后水洗去浮色晾干即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将拧绕法扎染与转移染相结合,只需要一根干净的不锈钢圆管及适合的转移染基质,即可以获得该工艺图案特有的纹样节奏韵律之美,丰富了扎染图案的表现形式和工艺手段,提高了产品质量的可控性,传统点色法与基质转移上色法结合,使得面料渗透性优良,可以适用于较大面积的相对较厚面料产品生产制作,也较大拓展了使用面料的范围与种类。另外,转移染拧绕扎工艺所选用的工具、材料也十分方便且工艺操作步骤简单易行。
附图说明
图1为面料卷轴式归拢示意图;
图2为面料斜角线手风琴折叠式归拢示意图;
图3为面料平行线手风琴折叠式归拢,并摆放各种转移染基质示意图;
图4为归拢好的面料拧绕卷扎完成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来具体说明本发明。
实施例
一种转移染拧绕扎染方法,具体步骤为:
1、准备待染面料:本发明的面料可为天然面料如棉、麻、丝、毛,也可用粘纤等化学合成面料。所选面料必须有良好的吸湿性和渗透性。本实施例中的待染面料为一块114cm*114cm平纹纯棉白布,面料先经过脱胶水洗预处理,使其达到良好的渗透性与吸水性。
2、准备一根约一米长,直径为3.5cm的不锈钢圆管。
3、准备转移染基质:转移染基质种类较多,可以是各种面料、线绳及纸张等,如皱纹纸、化纤蕾丝、粗细不等的涤纶绳线、小面积的纺织面料等皆可。待染面料材质与转移染基质的材质最好是不同的,目的是为了使转移染基质上 点刷的染料,不能方便上染基质,却能很好的转移上染待染面料。本实施例选择化纤蕾丝花边作为转移染基质。
4、将转移染基质上色:所述的染色方法可以为点色、刷色、也可以浸泡染料,基质涂上或浸泡上染料后,一定要等待干透后才能备用,湿的染色基质在转移染面料时,一般不能较好的显现出转移基质的肌理纹样。本实施例采用浸泡方法上色,染料选择直接染料,晾干待用。
5、如图3所示,把干透后的转移染基质1放置于待染面料2的上方,然后将两者一起归拢成长细线绳状,归拢的方法可以用如图2所示的手风琴式折叠成长细线绳状或用如图1所示的卷轴式卷绕等皆可,本实施例采用手风琴式折叠方法。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华大学,未经东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807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金属硅化钨栅极工艺中多晶硅电阻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电子膨胀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