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母粒的制造方法及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614.2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4385B | 公开(公告)日: | 2018-08-21 |
发明(设计)人: | 游土金 | 申请(专利权)人: | 连甲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67/04 | 分类号: | C08L67/04;C08L51/06;C08K13/02;C08K3/22;C08K5/053;C08L23/06;C08K3/26;C08L67/02;C08L51/00;C08K5/11;C08J3/22 |
代理公司: | 深圳冠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67 | 代理人: | 诸兰芬 |
地址: | 中国台湾桃园***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生物降解 塑料 制造 方法 应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母粒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成分:改质相容剂20%‑65%,生物触媒20%‑35%,营养剂20%‑35%,催化剂10%‑15%,界面活性剂0.5%‑6%,甘油1%‑3%;首先将催化剂升温至200℃~300℃高温脱水,并干燥1~2小时,再经研磨至5000目以上;之后将营养剂,界面活性剂,甘油添加进催化剂吸附,温度35℃~50℃,使用高速搅拌机低速搅拌3~5分钟,至所有液体被充分吸收后,呈现粉末的流动状;将改质相容剂、生物触媒和搅拌好的催化剂直接放入捏合机加工;制得生物降解母粒,母粒的上述组分之和不大于100%。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降解塑料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能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分解的塑料、以及该塑料的制成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白色污染,日益严重、解决塑料百年不化之问题、生物降解技术应运而生、但时至今日、依然无法落实解决、且污染依然存在、就其原因有四:1、部分降解碎劣:塑料添加淀粉,淀粉降解、塑料没分解、只是达到部分降解、2、储存和使用其受限制:光分解剂、热劣解剂、虽可达到碎裂成碎片、但不利于储存和运输、且使用过程中质量物性下降、使用周期受限;3、破坏塑料的回收系统:塑料添加和光热解剂、无法回收、且无法分类、导致原来塑料回收系统、因不慎加入、而破坏物性而无法使用、4、价格太贵:生质塑料如PLA,PCL,PHA单价太高,无法普及,且无法取代所有塑料特性,加上回收更是破坏物性。
有鉴于此、本发明人经过潜心研究、在塑料中添加一种制剂、使得塑料使用完成后、能在自然环境中快速分解、减少对环境的破坏。本项发明是为解决上列问题,参考自然法则,采用大自然环境细菌分解方式,因为掩埋垃圾中,氧气很少,有氧分解难以进行,所以厌氧菌分解塑料较容易进行,但时间较长,本项发明乃是提供厌氧菌容易增生繁殖之条件,将塑料加入生物触媒,细菌之营养剂,催化剂,界面活性剂等利于厌氧菌增生之条件,而使之加速分解,水解,酸化,醋化,最终分解成CO2,CH4,本项发明是以塑料添加上列成分后,于加工后做成成品,无大量之厌氧菌,所以在储存,使用,回收加工皆不会降解,等到被丢弃或掩埋后才会被大自然厌氧菌分解,为了达到加工和便利及经济之要求,我们将他做成浓缩母粒,后方便使用,同时可应用于诸多塑料,如PE/PP/EVA/TPE/NYLON/PET皆可使用。
发明内容:
本项发明是提供一种最新的厌氧菌降解、将厌氧菌加速因子、做成降解浓缩母粒、可应用于塑料加速降解、同时有完全降解、储存不受限制、不破坏回收系统,低成本,简洁高效之一种制备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可生物降解塑料母粒的制作方法,其主要包括以下成分:
改质之相容剂20%-65%,生物触媒20%-35%,营养剂20%-35%,催化剂10%-15%,界面活性剂,0.5%-6%,甘油1%-3%;
首先将催化剂升温至200℃~300℃高温脱水,并干燥1~2hrs,再经研磨至5000目以上,使其吸油效果可达5倍,其假比重0.3以下;
先将液体之营养剂,界面活性剂,加工油添加进粉体之氧化物吸附,温度35℃~50℃吸付效果最好,以高速搅拌机,搅拌低速3~5分钟,至所有液体备充分吸收后,呈现粉末之流动状;
将改质之相容剂和生物触媒和搅拌好之催化剂直接放入捏和机加工,温度100℃~150℃,加压捏和,捏和15~20min使其充分混和;
塑料和生物分解母粒充分混和经由押出,押板,吹膜,吹瓶,射出成所需之成品其添加比例0.5~50%。
改质之相容剂可以是LLDPE-MA、LLDPE-AA、PE-MA、PE-GMA、EVA-MA、EVA-AA、PO-AA-MA、SEBS-MA、SEBS-GMA、或各类之MA、AA、GMA之接支改性塑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连甲有限公司,未经连甲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61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够释放负离子的聚氨酯多孔材料的制作工艺
- 下一篇:一种半导体塑封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