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29930.X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67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瞿成松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3/10 | 分类号: | E02D3/1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东创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5 | 代理人: | 郭蔷;曹立维 |
地址: | 200438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基坑 降水 中的 地下水 系统 结构 | ||
1.一种用于基坑降水中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所述回灌系统包括回灌井和回灌装置,在基坑的边缘设有止水帷幕,所述止水帷幕部分地插入承压含水层中作为所述基坑围护,降压井设于所述止水帷幕内部,所述回灌井设于所述止水帷幕外部,所述降压井和回灌井之间的承压水是连通的,所述降压井和回灌井的底部分别设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的底部浅于所述止水帷幕的底部,其特征在于:
所述回灌井包括:井管,所述井管的外壁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止水层、隔水层和过滤层,所述止水层实施压密注浆或混凝土回填搅拌,所述隔水层为粘土球填充形成,所述过滤层为石英砂填充料形成;在所述井管外预留压浆管,所述压浆管的底部高于所述隔水层的底部,在所述井管的管底设有沉淀管,在所述沉淀管的上部设有双层缠丝过滤器,所述过滤层的高度大于所述双层缠丝过滤器的高度,在所述井管内离井底2-6米处设有一抽水泵,所述抽水泵的泵管接至井口,用于所述回灌井的回扬;
所述回灌装置包括:回灌管道、泄水管道和排气管道;所述回灌管道上设有水表、增压泵和回灌压力表,所述回灌管道一端连接降压井,由降压井中抽出的地下水作为回灌水源,另一端伸入回灌井中,所述回灌管道上还设有排水池,多余的由降压井中抽出的地下水进入排水池;所述泄水管道一端伸入所述井管内至隔水层高度处,另一端伸出所述回灌井井口;所述排气管道从所述回灌井井口处伸出,其上依次设有排气孔、逆止阀、真空泵。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缠丝过滤器的孔隙率大于30%,两层管之间的空隙填有石英砂,砂粒直径为2.5~5.5mm,缠丝间距1.0~2.0mm、丝宽2.0mm、丝厚3.0m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缠丝过滤器为双层钢管,内层钢管直径273.0mm,厚度4.0~8.0mm,外层钢管直径350.0mm,厚度4.0~8.0mm。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管为三根,均匀分布在所述井管的外侧,与所述井管绑扎在一起。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管设有防泥进入结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压浆管的管外包有薄轮胎,在所述压浆管的下部打有4~5个直径为5毫米的孔洞。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水帷幕和回灌井之间的间距不小于6.0米;所述双层缠丝过滤器的底部比止水帷幕的底部之间的高度差不小于5.0米。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回灌井钻孔直径为800毫米。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排气孔在回灌前打开直至流水后关闭,用于排出空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水回灌系统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逆止阀和真空泵在回灌前打开直至水气混合物自真空泵流出水后关闭,用于排出空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长凯岩土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930.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钢绞线的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及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增强型土工格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