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29948.X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7747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菁;王健;黄惠杰;张方;杨宝喜;陈明;李璟;魏张帆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G03F7/20 | 分类号: | G03F7/20;G02B27/09;G02B27/00 |
代理公司: | 上海新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213 | 代理人: | 张泽纯 |
地址: | 201800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准分子激光 光束 整形 衍射 光学 元件 设计 方法 | ||
1.一种用于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该方法包括下列步骤:
①测量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3)的光束的空间相干长度L;
②计算衍射光学元件(3)中位相单元的尺寸l;
③依据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3)的光束的空间相干长度L,确定衍射光学元件(3)中一个设计单元(301)的周期d;
④等间隔采样所需远场光强分布,并计算远场振幅分布矩阵Aout;
⑤计算设计所需的入射光振幅分布矩阵Ain;
⑥采用盖师贝格-撒克斯通算法设计一个设计单元(301)的位相分布矩阵;
⑦将周期化得到完整的衍射光学元件(3)的位相分布矩阵;
⑧评估所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3)的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性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3)的光束的空间相干长度L采用杨氏双孔干涉法测量:L=bc,bc为观测面上干涉条纹消失时双孔(6)之间的宽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衍射光学元件3中位相单元尺寸l的计算:首先根据夫琅和费衍射原理通过下式求得理论值l′:
l′=λf/Dout
其中,λ为准分子激光器1发射的光束的波长,f为傅里叶变换透镜4的焦距,Dout为远场光强分布的尺寸;
然后根据加工工艺能够实现的刻蚀尺寸选择最接近理论值l′的值作为位相单元的尺寸l。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3)的尺寸D应大于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3)上的光束的尺寸Di,通常为两倍;所述衍射光学元件(3)的设计单元(301)为衍射光学元件(3)中能够实现所需远场光强分布的一个最小区域;所述衍射光学元件(3)中设计单元(301)的周期d大于等于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3)的光束的空间相干长度L,并且为位相单元尺寸l的正整数倍;所述衍射光学元件(3)中设计单元(301)的周期数N为D/d,N为大于1的实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远场光强分布的采样点数为d/l,对所述远场光强分布按照采样点数等间隔采样,得到远场光强分布矩阵Iout,所述远场振幅分布矩阵Aout的维数与所述远场光强分布矩阵Iout的维数相同,所述远场振幅分布矩阵Aout中每个元素的值为所述远场光强分布矩阵Iout中对应位置元素值开平方的绝对值;
所述设计所需的入射光场的振幅矩阵Ain的维数与所述远场光强分布矩阵Iout的维数相同,所述设计所需的入射光场的振幅矩阵Ain为对束腰直径为L的高斯光束的振幅进行等间隔采样。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周期化是将设计单元(301)的量化位相分布矩阵按周期N进行延拓,得到衍射光学元件(3)整体的位相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设计的衍射光学元件(3)的准分子激光光束整形性能的评估,包括:
①将入射到衍射光学元件(3)上的部分空间相干光束(9)分解为一系列空间平移的形式相同的空间相干高斯光束(10);
②用分解后的高斯光束(10)分别单独入射到所述的衍射光学元件(3),并得到远场子光强分布;
③将所有的远场子光强分布进行非相干叠加得到总的远场光强分布;
④评估总的远场光强分布的衍射效率(ε)和顶部均匀性(σ)。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上海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29948.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保温混凝土
- 下一篇:一种装饰保温复合墙体及其制作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