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在机动车的行驶过程中关闭和启动内燃机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0463.2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35367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23 |
发明(设计)人: | M.吉恩克;F.迪克格里伯 | 申请(专利权)人: | 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W30/18 | 分类号: | B60W30/18;B60W10/06;B60W10/10 |
代理公司: | 北京市柳沈律师事务所 11105 | 代理人: | 侯宇 |
地址: | 美国密*** | 国省代码: | 美国;US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机动车 行驶 过程 关闭 启动 内燃机 方法 | ||
1.一种用于在具有手动变速器(33)的机动车(32)的行驶过程中关闭和启动内燃机(31)的方法,该方法具有以下方法步骤:
-检查在所述机动车(32)的手动变速器(33)中是否存在空挡条件;
-在车速>0的情况下关闭所述机动车(32)的内燃机(31);
-在内燃机停转状态下以无驱动行驶模式行驶;
-监测启动发生器(34),并当操作启动发生器(34)时重启所述内燃机(3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在空挡条件下,变速杆(28)处于变速控制组件(8)的换挡滑槽(7)的选择通道(29)内的中间位置,并且离合器踏板(9)被松开或不被操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方法还具有以下步骤
-监测在无驱动行驶和内燃机停转状态下的液压和真空度是否超过下限阈值;
-如果没有超过,则自动重启内燃机(31),直至达到液压和真空度的上限阈值,并自动关闭内燃机(31)。
4.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根据机动车(32)的速度对变速杆(28)的选择位置(11至14)进行选择性锁定和释放。
5.根据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机动车(32)中设有机电式转向放大装置(15)。
6.一种具有手动变速器(33)的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可实施上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在行驶过程中关闭和启动内燃机(31)的方法。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所述机动车具有:
-装置(17),其设计用于在行驶过程中关闭和启动内燃机(31);
-装置(21、22、23),其设计用于检查在手动变速器(33)中是否存在空挡条件;
-装置(18),其设计用于当满足空挡条件时,在车速>0的情况下自动关闭内燃机(31);
-装置,其设计用于监测启动发生器(34),和
-装置,其设计用于当操作启动发生器(34)时重启内燃机(31)。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机动车(32)具有机电式转向放大装置(15)。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机动车(32)还具有:
-装置,其设计用于监测在内燃机停转状态下在无驱动行驶过程中的液压和真空度是否超过机动车的液压和真空需求的下限阈值,和
-装置,其设计用于在维持空挡条件的情况下自动重启内燃机(31),并检测液压和真空度的上限阈值,在达到上限阈值时,在维持空挡条件的情况下能够自动关闭内燃机(31)。
10.根据权利要求6至9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机动车(32)具有带有变速杆(28)的变速控制组件(8),并且其中,所述变速控制组件(8)具有锁定装置(19),所述锁定装置能够根据机动车(32)的速度对所述变速杆(28)的选择位置(11至14)进行选择性锁定和释放。
11.根据权利要求6至10中任一项所述的机动车,其中,所述机动车(32)具有带有变速杆(28)的变速控制组件(8)和选择缆索(24),所述选择缆索将变速控制组件(8)与变速器(33)相连接,其中,所述选择缆索(24)具有锁定装置(26),所述锁定装置能够根据机动车(32)的速度对变速杆(28)的选择位置(11至14)进行选择性锁定和释放。
12.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当在具有手动变速器(33)的机动车(32)的计算单元中运行该计算机程序产品时,则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引导所述计算单元执行以下步骤:
-当所述机动车(32)存在空挡条件时,在车速>0的情况下开始所述方法;
-在维持空挡条件的情况下在车速>0的情况下关闭机动车(32)的内燃机(31);
-监测启动发生器(34),并当启动发生器(34)被操作时重启内燃机(31)。
13.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计算机程序产品被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介质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通用汽车环球科技运作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0463.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单纤双向对称速率的光通信设备及系统
- 下一篇:一种绿豆芽苗菜室内培养的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