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血管束缚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1957.2 | 申请日: | 2014-01-22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841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李宝童;杨丽莎 | 申请(专利权)人: | 李宝童 |
主分类号: | A61B17/12 | 分类号: | A61B17/12 |
代理公司: | 北京海虹嘉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9 | 代理人: | 谢殿武 |
地址: | 408000***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血管 束缚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医疗器械,尤其涉及一种血管束缚装置。
背景技术
动脉瘤是临床上十分凶险的一种血管疾病,一经发现动脉瘤患者,需尽快对其进行相应的治疗,目前治疗措施主要分为:1.外科手术血管置换。疗效较为确切,但是患者此类患者多为高龄,手术创伤大,多数患者需要体外循环,围手术期死亡率较高,术后血栓、重要血管分支狭窄、吻合口扩张等并发症较为常见。2.利用腔内隔绝原理的微创介入治疗技术,它是用一套管径较细的输送系统,将被压缩状态的带支撑的覆膜支架送达血管病变位置,在准确定位后,将其释放并覆盖病变血管,隔绝血管病变部位并形成新的血流通道,在覆膜支架与病变血管之间形成假腔,假腔内丧失血液供应后,其内部残留血液逐渐形成血栓并肌化成血管组织,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但该种治疗方法最常见的并发症有:1.内漏:指假腔未完全隔绝,仍有血流。一旦进入覆膜支架近端与血管之间未完全贴合,在血流冲击下,此腔隙会承受较大压力,以致血流贯穿整个间隙,形成内漏,内漏发生后,假腔难以完全血栓化,可导致假腔瘤样扩张、夹层破裂等并发症,最终治疗失败;2.覆膜支架导致新破口:此并发症的原因较多,其中,覆膜支架与血流接触面积大,受到较大血流冲击力,为了稳定支架,近端支架需要有较大张力压迫主动脉而避免移位,此压迫力成为主动脉内膜损伤、破口形成的重要原因,而血管内膜在维持血凝系统稳定中作用至关重要,目前人工血管置换、腔内覆膜支架隔绝等治疗都严重损害了局部的血管内膜,造成血细胞破坏、血栓形成;3.血栓:覆膜支架与血流接触面积大,血管内皮难以覆盖覆膜支架,尚存在较高致栓率,4.截瘫等重要脏器缺血表现,为覆膜支架阻挡重要血管分支血流所致。
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一种用于治疗动脉瘤的医疗器械,防止血栓、重要脏器缺血、内漏、内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大幅提高治疗效果。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血管束缚装置,能有效防止血栓、重要脏器缺血、内漏、内膜损伤等并发症的发生,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
本发明的血管束缚装置,包括中空柱状的刚性框架;所述刚性框架的径向一侧断开;还包括固定于所述刚性框架边框之间形成半环套结构的弹性体;
进一步,所述刚性框架包括呈合页状铰接在一起的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
进一步,所述刚性框架还包括用于将第一框架和第二框架锁止固定的锁止机构;
进一步,所述锁止机构包括沿第一框架与第二框架铰轴设置的锁销;所述第一框架对应锁销设有第一锁止孔;第二框架对应锁销设有第二锁止孔;所述锁销为花键销,所述第一锁止孔和第二锁止孔为可与花键销啮合锁紧的花键孔;
进一步,所述锁销上各键齿顶面设有绕锁销周向设有防滑槽;
进一步,所述防滑槽为螺旋槽;
进一步,所述弹性体包括沿刚性框架轴向设置并沿刚性框架轴向排列的多个曲形金属丝。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的血管束缚装置,用于治疗动脉瘤及预防血管扩张性疾病时能够自血管外部对病变位置进行压缩,增强血管壁的抗张力性能,防止血管扩张、破裂,避免器械与血管内皮及血液直接接触,保护了血液及血管内皮;此类手术避免了体外循环,操作简单、时间短,创伤小,可大幅提高治疗效果,同时可结合管腔内放置裸支架治疗动脉夹层,将血管壁内外夹紧,提高了血管壁的机械强度;裸支架的目的为支撑内膜,使之与原创面贴合,与血流接触面积小,受到冲击力小,不易移位,故近端支架需要较小张力压迫主动脉即可避免移位,减小对主动脉内膜的损伤,降低内膜破口的形成率,不存在内漏;裸支架与血流接触面积小,有保护血管内膜的功能,可以降低致栓率;而且裸支架不影响主动脉分支血管的血供,无需避开脊髓重要营养血管的起源处,降低截瘫的发生率,可以植入的范围更广,充分闭合假腔,减少现存在的后期假腔持续存在闭合不全的弊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主视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李宝童,未经李宝童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19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频电外科工作站
- 下一篇:一种用于孕妇监护报警的穿戴式物联网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