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液晶显示器件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3334.9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274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赵伟利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F1/1343 | 分类号: | G02F1/1343;G02F1/133;G02F1/137;G02F1/13363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李迪 |
地址: | 100015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晶显示 器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显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液晶显示器件。
背景技术
随着液晶显示器在生活和工作中的广泛应用,人们对液晶显示器的视角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增大液晶显示器的视角,PVA(Patterned Vertical Alignment,图像垂直调整技术),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区域垂直排列),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等技术相继提出;但是,在现实中,有时用户可能会出于隐私不愿意与别人分享同样的显示画面,例如,对于个人使用的笔记本计算机,当个人在公共场合使用笔记本计算机的时候,希望有更小的视角以保护隐私,当在家庭中多人共同使用时,则希望计算机有较大的视角从而方便多人使用,因此,一种可以在宽视角和窄视角之间切换的显示器件是亟待提供的。
发明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液晶显示器件,能够实现宽视角模式与窄视角模式之间的切换。
(二)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提供了一种液晶显示器件,包括上偏光片、下偏光片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和下偏光片之间的第一液晶盒,其中,在所述上偏光片与所述第一液晶盒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之间的第一液晶层,所述第一液晶层为蓝相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用于形成垂直电场。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盒包括像素电极、公共电极、第二液晶层以及相对设置的第一基板和第二基板,所述像素电极以及所述公共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一基板的上部,所述像素电极与所述公共电极用于形成水平电场,所述水平电场用于控制所述第二液晶层中液晶分子的偏转。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液晶盒还包括第三基板,所述第一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三基板的下部,所述第二电极设置在所述第二基板的上部。
进一步地,所述上偏光片的下部以及所述下偏光片的上部还设置有光学补偿膜。
进一步地,所述光学补偿膜为单轴补偿膜或者双轴补偿膜。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液晶盒为以下的任意一种:IPS液晶盒、MVA液晶盒、PVA液晶盒。
进一步地,还包括控制电路,用于根据接收的控制信号向所述第一电极与所述第二电极施加电压,以产生所述垂直电场。
(三)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的液晶显示器件包括第一液晶盒和第二液晶盒,该第二液晶盒包括第一电极、第二电极以及设置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的蓝相液晶层,当该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不存在垂直电场时,该液晶显示器件为宽视角模式,当对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施加电压,在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之间产生垂直电场,使得该蓝相液晶层的蓝相液晶产生各向异性,从而能够使得该液晶显示器件从宽视角模式切换到窄视角模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液晶显示器件在垂直电场作用下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另一种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液晶显示器件在垂直电场作用下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图1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提供的液晶显示器件的示意图,包括上偏光片1、下偏光片2以及设置在所述上偏光片1和下偏光片2之间的第一液晶盒4,其中,在所述上偏光片1与所述第一液晶盒4之间还设置有第二液晶盒,所述第二液晶盒包括第一电极31、第二电极33以及设置在所述第一电极31与所述第二电极33之间的第一液晶层32,所述第一液晶层32为蓝相液晶层,所述第一电极31和第二电极32用于形成垂直电场,以实现对所述液晶显示器件视角的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3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