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及其组装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4411.2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760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任望远;江满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任望远 |
主分类号: | A47K3/06 | 分类号: | A47K3/06;A61H9/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信好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1249 | 代理人: | 张静洁;包姝晴 |
地址: | 201205 上海市***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可移式非 充气 及其 组装 方法 | ||
1.一种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包括:
池底(310)、内衬(320)、外壁(340)、内壁(350)、骨架(360)、顶环(370)、含有顶套(331)和侧套(332)的外套(330);
其中,所述内衬(320)、内壁(350)、骨架(360)、外壁(340)、外套(330)的侧套(332),由内向外依次布置构成环绕于池底(310)周边的池壁;
所述顶环(370)位于所述池壁的顶部,所述外套(330)的顶套(331)进一步位于所述顶环(370)之上;
通过所述骨架(360)及顶环(370),来保持内壁(350)与外壁(340)之间等距并将内壁(350)与外壁(340)连接成整体;
所述内壁(350)及外壁(340)采用金属丝网或金属薄板或金属孔板制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顶环(370)是一个完整的结构,或者是由多个数量的板件组合而成;该顶环(370)至少位于所述池壁中内壁(350)、骨架(360)、外壁(340)的顶部。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底(310)、内衬(320)、外套(330)三者是预制的组合体,该组合体套设在所述内壁(350)、骨架(360)、外壁(340)与所述顶环(370)的连接结构上并将该连接结构包围在组合体中;
所述组合体中,内衬(320)的底部与池底(310)的周边相连接,所述内衬(320)及外套(330)的侧套(332)有间隔地分别环绕在池底(310)的周边,所述外套(330)的顶套(331)分别与所述侧套(332)及内衬(320)相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衬(320)与内壁(350)间,或所述顶环(370)与顶套(331)间,或所述外壁(340)与侧套(332)间,设置有发泡隔热材料的衬层。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骨架(360)包含多个各自独立的结构件,每个结构件连接在内壁(350)与外壁(340)之间:每个所述结构件是长条状,或竖直的板状,或与地面平行的环状。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套(330)与地面接触的底部,设置有将外套(330)收紧束形的结构件。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内壁(350)及外壁(340)分别是将展开的卷料相连而成的结构,所述卷料是一个整体或者是一个由多段连接形成的组件。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外壁(340)的形状与内壁(350)的形状在周长方向相同或不相同。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移式非充气池体,其特征在于,
所述池底(310)及内衬(320)是PVC膜或以PVC为基材的膜材料;
所述骨架(360)是金属、塑料或发泡材料;
所述顶环(370)是金属、塑胶或发泡材料;
所述外套(330)是PVC膜、PVC夹网、布质、人造革或贴合布材料。
10.一种权利要求1所述可移式非充气池体的组装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展开以卷料形式包装的内壁(350)及外壁(340),将一个卷料首尾相连形成池体的内壁(350),另一个卷料首尾相连形成池体的外壁(340);
2)将骨架(360)安装于内壁(350)及外壁(340)之间的间隔位置;
3)将顶环(370)安装于内壁(350)及外壁(340)的顶部,通过骨架(360)及顶环(370)保持内壁(350)与外壁(340)之间的距离并将内壁(350)与外壁(340)连接成整体;
4)将预制的池底(310)、内衬(320)、外套(330)的组合体,套装于前述1)~3)步完成组装的连接结构之上,将该连接结构包围在组合体中;
所述组合体中,所述内衬(320)的底部与池底(310)的周边相连接,所述内衬(320)及外套(330)的侧套(332)有间隔地分别环绕在池底(310)的周边,所述外套(330)的顶套(331)分别与所述侧套(332)及内衬(320)相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任望远,未经上海吉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任望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4411.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体化反应堆主泵检修排水及余热排出方法
- 下一篇:一种起重机轨道检测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