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4417.X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828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维明;王玉娟;刘相花;于丽丽;李秀丽;贾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济南市中医医院 |
主分类号: | A61K36/884 | 分类号: | A61K36/884;A61P1/16 |
代理公司: | 济南泉城专利商标事务所 37218 | 代理人: | 袁敬清 |
地址: | 25001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治疗 酒精性 脂肪肝 复方 药物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复方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属于治疗脂肪肝的中药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脂肪肝,是指由于各种原因引起的肝细胞内脂肪堆积过多的病变。脂肪性肝病正严重威胁国人的健康,成为仅次于病毒性肝炎的第二大肝病,已被公认为隐蔽性肝硬化的常见原因。脂肪肝是一种常见的临床现象,而非一种独立的疾病。
脂肪肝的临床表现多样,轻度脂肪肝多无临床症状。仅有疲乏感,而多数脂肪肝患者较胖。脂肪肝病人多于体检时偶然发现。中、重度脂肪肝有类似慢性肝炎的表现,可有食欲不振、疲倦乏力、恶心、呕吐、肝区或右上腹隐痛等。肝脏轻度肿大可有触痛,质地稍韧、边缘钝、表面光滑,少数病人可有脾肿大和肝掌。当肝内脂肪沉积过多时,可使肝被膜膨胀、肝韧带牵拉,而引起右上腹剧烈疼痛或压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多,误诊为急腹症而作剖腹手术。此外,脂肪肝病人也常有舌炎、口角炎、皮肤淤斑、四肢麻木、四肢感觉异常等末梢神经炎的改变。少数病人也可有消化道出血、牙龈出血、鼻衄等。重度脂肪肝患者可以有腹腔积液和下肢水肿、电解质紊乱如低钠、低钾血症等,脂肪肝表现多样,遇有诊断困难时,可做肝活检确诊。
脂肪肝根据病因可以分为:肥胖性脂肪肝、酒精性脂肪肝、快速减肥性脂肪肝、营养不良性脂肪肝、糖尿病脂肪肝、药物性脂肪肝、妊娠脂肪肝、其他疾病引起的脂肪肝。
目前,西医治疗脂肪肝药常选用保护肝细胞、去脂药物及抗氧化剂等,如维生素B、C、E,卵磷脂、熊去氧胆酸、水飞蓟素、肌苷、辅酶A、还原型谷胱甘肽、牛磺酸、肉毒碱乳清酸盐、肝泰乐,以及某些降脂药物等;但是这些药物只能治标而不能根除病因,患者对药物有依赖性;到目前为止,尚无治疗脂肪肝的有效西药。中医治疗脂肪肝:找出病因,根据病因组方用药。以“酒精性脂肪肝”为例,祖国医学中虽无“酒精性脂肪肝”的病名记载,但在中医历代文献中,对长期大量饮酒的危害行为已有所认识,根据该病的临床表现及发病特点,认为酒精性脂肪肝属“酒积”、“胁痛”、“积聚(酒癖)”和“肝癖(痞)”范畴。历代医家认为,酒味甘、苦辛,性温,有毒,入心肝肺胃经。少量饮之可散寒通络,活血行气,有益健康;而长期过量的饮酒就形成湿热有毒之邪,蕴结中焦,伤及脾胃,连及肝胆,停于脘腹或阻于胁下。酒为一种特殊的湿热毒邪,大量饮酒可致湿热蕴蒸,从而导致肝木失疏,肝气郁滞,肝胃不和,日久血脉瘀阻、痰浊内生,停于胁下而成本病,病机属实热,以酒毒伤肝,热蕴肝郁,血瘀痰滞为主。治疗上以解酒毒为先,兼以疏肝泻热和祛瘀化浊通滞。发明人曾对江阴天江药业有限公司提供的“清脂颗粒”(组方为:人参、柴胡、葛花、枳椇子、泽泻、白茅根、虎杖、丹参、山楂、草决明、芦荟)进行研究,发现该药既能明显改善酒精性脂肪肝的临床症状、体征、血脂和肝功水平,又能切中酒精性脂肪肝的发病机制,临床上收到良好的疗效。但是,“清脂颗粒”的总有效率仅为87.5%,还有待提高;发明人进一步研究发现,“清脂颗粒”的组方药味繁多,生产成本高,不利于广泛推广。
发明内容
发明人经过多年研究,在“清脂颗粒”(组方为:人参、柴胡、葛花、枳椇子、泽泻、白茅根、虎杖、丹参、山楂、草决明、芦荟)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用药味数更少、治疗效果更好的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复方药物。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上述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复方药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
方案一:一种治疗酒精性脂肪肝的复方药物,由柴胡10份、党参15份、葛花30份、枳椇子15份、丹参15份、赤芍20份、泽泻10份、草决明30份组成;所述份数为重量份。
柴胡:性微寒;味苦;归肝、胆经;和表解里,疏肝,升阳;
党参:性平;味甘;归脾、肺经;补中益气,健脾益肺;
葛花:性凉;味甘;归胃经;解酒醒脾;
枳椇子:性平;味甘;止渴除烦,清湿热,解酒毒;
丹参:性微寒;味苦;归心、肝经;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
赤芍:性微寒;味苦;归肝经;清热凉血,散瘀止痛;
泽泻:性寒;味甘,淡;归肾、膀胱经;利小便,清湿热;
草决明,又名决明子:性微寒;味甘、苦、咸;归肝、肾、大肠经;清热明目,润肠通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济南市中医医院,未经济南市中医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4417.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曲轴转速信号盘的冲压成形方法
- 下一篇:早期癌细胞无漏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