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自锚式钢绞线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及其制造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4909.9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67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干钢;俞向阳;曾凯 | 申请(专利权)人: | 俞向阳;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30 | 分类号: | E02D5/30;E02D5/58;B28B23/06 |
代理公司: | 宁波诚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2 | 代理人: | 张一平;方闻俊 |
地址: | 312300 浙江省上虞市***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锚式钢绞线先张法 离心 混凝土 及其 制造 方法 | ||
1.一种自锚式钢绞线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包括中空的混凝土桩体(1)、位于混凝土桩体(1)内的钢筋笼;钢筋笼包括轴向布置的预应力主筋、绕置在所述主筋外的箍筋(4)及至少一块位于混凝土桩体(1)端部的端板(2);所述混凝土桩体(1)至少一个端部套有桩套箍(13),桩套箍(13)与端板(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为钢桶结构;桩套箍(13)或端板(2)上固定连接有锚固筋(14);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应力主筋为钢绞线(3),至少所述一块端板(2)上开有多个供钢绞线穿过的穿孔(21),穿孔(21)与钢绞线(3)为一一对应关系,使穿过端板的穿孔(21)的钢绞线(3)能与外界的钢绞线锁紧结构连接,所述端板(2)上还开有多个用以与钢绞线锁紧结构连接的螺纹连接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钢绞线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端板(2)有两块,每块端板上均开有所述穿孔(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锚式钢绞线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其特征在于:所述桩套箍(13)的厚度为3mm~15mm。
4.一种制造如前述权利要求所述自锚式钢绞线先张法离心混凝土桩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骤
(1)、钢绞线(3)的定长切断,制作钢筋笼;
(2)、将桩套箍(13)与端板(2)固定连接或一体成型为钢桶结构,在桩套箍(13)或端板(2)上固定连接锚固筋(14);
(3)、制作两个固定连接钢绞线的锁紧结构,每个钢绞线的锁紧结构包括锚固板(5)、张拉板(6)及支撑在锚固板(5)和张拉板(6)之间的支撑结构,该支撑结构分别与锚固板(5)和张拉板(6)固定,其中,锚固板(5)通过螺栓(7)与端板(2)固定连接,所述张拉板(6)上设有数个由内至外孔径逐渐扩大的锥形孔(61),锥形孔(61)与钢绞线(3)一一对应设置,每个锥形孔(61)内放置有多片夹片(8),各夹片(8)的内表面设有卡齿(81),该多片夹片(8)拼合形成用以卡箍钢绞线(3)的夹头组件(9),该夹头组件(9)的外周面形成与所述锥形孔(61)相配的锥体面(91),夹头组件(9)的中心形成内齿孔(92),各钢绞线(3)穿过锚固板后再穿过相应夹头组件内的内齿孔(92)。
(4)、将步骤3中的钢筋笼置于下半模(13a)内,钢筋笼两端的锚固板(8)与下半模(13a)的外端面贴合紧固,从而固定整个钢筋笼;
(5)、向下半模(13a)喂料,合上上半模(13b);
(6)、张拉钢绞线(3):用穿心千斤顶(14)对每根钢绞线(3)分别张拉,拉伸到规定数值并使夹头组件(9)锁紧钢绞线(3);
(7)、离心成型;
(8)、蒸汽养护;
(9)、拆模,切断位于锚固板(5)、张拉板(6)之间的钢绞线(3)放张,拆去锚固板(5)与端板(2)的连接;
(10)、将外露出端板(2)的钢绞线(3)切断并打磨,使钢绞线(3)不外露出端板(2)的外端面。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张拉板(6)上开有数个沉孔(62),各沉孔(62)内放置有外形与沉孔(62)相配的过渡部件(10),过渡部件(10)的前端具有沉于所述沉孔(62)的大孔部内的环状挡肩部(101),所述锥形孔(61)设置在所述过渡部件(10)上。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多片夹片(8)组成的夹头组件(9)的外周设有环形槽(93),该环形槽(93)内放置有将多片夹片(8)箍牢的钢圈(94)。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夹头组件(9)由三片所述夹片(8)组成。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多根连接杆(11),所述多根连接杆(11)以圆周均部的方式布置在所述锚固板(5)和张拉板(6)之间,且每根连接杆(11)分别与所述锚固板(5)和张拉板(6)螺纹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结构为连接管(12),连接管(1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锚固板(5)和张拉板(6)焊接固定。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造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张拉方式为,将穿心千斤顶(14)的头部顶住夹片组件(6)的外端面,钢绞线(3)穿过穿心千斤顶(14)的头部并与穿心千斤顶(14)的牵引部分连接,穿心千斤顶(14)的牵引部分抽拉钢绞线(3)对该根钢绞线(3)进行张拉并拉伸到规定数值,使钢绞线(3)发生形变,然后卸下穿心千斤顶(14),钢绞线(3)在自身形变回缩力的作用下回缩,钢绞线(3)的回缩带动夹头组件(9)朝锥形孔(61)的小孔径方向回缩而将夹头组件(9)与锥形孔(61)牢牢固定,并使夹头组件内的内齿孔(92)进一步箍紧并卡死钢绞线(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俞向阳;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俞向阳;浙江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4909.9/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球管预热方法和装置
- 下一篇:可视回血防逆流双向采血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