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煮锅巴的电饭煲及其煮锅巴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5013.2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753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汪义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市职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47J27/00 | 分类号: | A47J27/00;A47J36/00 |
代理公司: | 苏州铭浩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6 | 代理人: | 王军 |
地址: | 215104 江苏省苏州市吴中***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锅巴 电饭煲 及其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饭煲,特指一种既可煮饭又可以煮锅巴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及其煮锅巴的方法。
背景技术
电饭煲作为一种最常用煮饭电器,成为必备的居家生活电器之一。随着智能电饭煲的推广应用,目前多大电饭煲都具有对食品进行蒸、煮、炖等多种操作功能。但大多数家用电饭煲都不具备专业的可以在煮饭的同时能煮出锅巴的功能,而对于喜欢吃锅巴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无法满足其要求。为此,我们研发了一种既可煮饭又可以煮锅巴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及其煮锅巴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既可煮饭又可以煮锅巴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及其煮锅巴的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可煮锅巴的电饭煲,包含MCU、模式选择、显示输出、加热装置和温度传感器;所述MCU 的AD转换功能可以采集温度传感器的值,作为加热装置温度的判断依据;所述MCU 可以控制加热装置工作,所述加热装置的工作时间间隔t(K)由MCU的定时器TIMER来提供;所述显示输出可以显示MCU 的输出信息;所述模式选择可为MCU输入模式判断识别信息。
优选的,所述时间间隔t(k)在5-30分钟之间。
上述可煮锅巴的电饭煲煮锅巴的方法,包含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通过模式选择选择煮锅巴功能;
步骤2:电饭煲根据用户的选择,实施控制操作;
步骤3:在煮锅巴模式下,电饭煲检测到温度值达到饭已经煮熟时的设定的温度时,停止加热;间隔5-30分钟后,又启动煮饭加热功能,当电饭煲检测到温度值达到饭已经煮熟时设定的温度时,停止加热;
步骤4:根据设定的锅巴厚度,决定步骤3的执行次数;
步骤5:达到设定的锅巴厚度后,进入保温状态。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既可煮饭又可以煮锅巴;所述煮锅巴的方法可以控制锅巴的厚度。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的工作原理图;
附图2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的工作流程图;
附图3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的煮锅巴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附图1为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包括MCU 1、模式选择2、显示输出3、加热装置4和温度传感器5;通过MCU 1的AD转换功能可以采集温度传感器5的值,作为加热装置温度的判断依据;通过MCU 1的IO_1可以控制加热装置4工作,其中加热装置4工作的时间间隔t(k)由MCU1的定时器TIMER来提供;所述显示输出3可以显示通过MCU 1的IO_2输出的的输出信息;所述模式选择2可为MCU1输入模式判断识别信息。
所述的时间间隔t(k)与电饭煲的容量有关,一般与容量大小成正比,范围为可选择5-30分钟之间。
附图2、3所示为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煮锅巴流程图,具体步骤如下:
步骤1:用户通过模式选择2选择煮锅巴功能;
步骤2:电饭煲根据用户的选择,实施控制操作;
步骤3:在煮锅巴模式下,电饭煲检测到温度值达到饭已经煮熟时的设定的温度时,停止加热;间隔8分钟后,又启动煮饭加热功能,当电饭煲检测到温度值达到饭已经煮熟时设定的温度时,停止加热;
步骤4:如果设定的锅巴厚度为2毫米,决定步骤3的执行次数为4次;
步骤5:达到设定的锅巴厚度后,进入保温状态。
如附图2所示,当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选择煮饭模式时,与普通的电饭煲类似,再次不再累述。
本发明所述的可煮锅巴的电饭煲既可煮饭又可以煮锅巴;所述煮锅巴的方法可以控制锅巴的厚度。
上述实施例只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构思及特点,其目的在于让熟悉此项技术的人士能够了解本发明的内容并加以实施,并不能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根据本发明精神实质所作的等效变化或修饰,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市职业大学,未经苏州市职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01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触控板及用于触控装置的覆盖板
- 下一篇:聚氨酯垫片及其形成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