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行星差环减速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5114.X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3612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04 |
发明(设计)人: | 黄仕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玉林市中创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1/28 | 分类号: | F16H1/2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誉威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79 | 代理人: | 彭晓玲 |
地址: | 537000 广西壮*** | 国省代码: | 广西;4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行星 减速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减速器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行星差环减速器。
背景技术
减速器在原动机和工作机或执行机构之间起匹配转速和传递转矩的作用,目前减速器的种类繁多,常用的有:齿轮减速器、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渐开线少齿差行星传动减速器、摆线针轮减速器、谐波齿轮减速器、球减速器、R-V减速器等,这些减速器各有特点,如:齿轮减速器及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传动平稳,使用寿命好,但体积大,重量大;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使用寿命长但其单级传动比不大;渐开线少齿差行量传动减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运动精度高,单级传动比大,但其速比超过100:1时传动效率低,使用寿命短;摆线针轮减速器体积小,重量轻,单级传动比大,但其对维修技术要求高,价格贵;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单级传动比很大,运动精度高,体积小,重量轻,但其容易产生疲劳损坏,使用寿命不长;球减速器的体积小、重量轻、运动精度高,但其承载能力低。而且这些减速器除了谐波齿轮减速器的单级速可达5000:1之外,其他的减速器单级速比范围一般不大于200:1,但因谐波齿轮减速器容易疲劳损坏而很难投入实际应用;其他减速器在大速比以及超大速比的应用场合中需要多级串接起来才能实现,这时减速器的体积和重量都变大了,且传动精度和承载能力将会受到影响,因此这些减速器不适用于在某些要求减速器的体积和重量要尽量小而传动精度和承载能力要求很高的领域。
针对上述技术缺陷,尚有必要发明一种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承载能力高,同时单级速比大且使用寿命长的减速器。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的减速器不能同时满足单级速比大且体种小、重量轻、承载能力高及寿命长的技术缺陷,发明了一种行星差环减速器,其具有结构紧凑、体积小、重量轻、传动平稳,传动效率高、速比大、承载能力高且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行星差环减速器,其包括:
壳体及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壳体上且输入端与动力装置连接的曲轴,且所述曲轴的曲拐位于所述壳体内;所述曲轴的曲拐上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有双联齿轮,所述双联齿轮包括第一齿轮及第二齿轮;所述第一齿轮与对应固定设置于所述壳体上的内齿圈的内齿相啮合;且所述第二齿轮与一以能够转动的方式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设置有内齿的动力输出盘的内齿相啮合,且所述动力输出盘与输出轴连接。
优选的是,所述壳体包括两个相对分布的端盖;
所述曲轴为双拐曲轴,其两端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两个端盖上,且其输入端向端盖之外延伸;所述双拐曲轴的两个曲柄相位差180°,且所述两个曲柄位于所述两个端盖之间;
对应地,所述两个曲柄上分别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有两个所述双联齿轮,且所述两个双联齿轮的第二齿轮分别位于远离所述两个端盖的一端;
对应地,所述内齿圈为两个且分别固定设置于所述两个端盖上,且所述两个双联齿轮的第一齿轮分别与所述两个内齿圈的内齿啮合;
对应地所述动力输出盘的内表面中部设置有内齿以与所述两个双联齿轮的第二齿轮啮合,且所述动力输出盘的内表面两端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套设于所述两个内齿圈或所述两个端盖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双拐曲轴两端分别通过两个第一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两个端盖上;所述两个双联齿轮分别通过两个第二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套设于所述双拐曲轴的所述两个曲柄上;所述动力输出盘内表面两端通过两个第三轴承以能够转动的方式分别套设于所述两个内齿圈的外表面上。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轴承为深沟球轴承;所述第二轴承为滚针轴承;所述第三轴承为滚针轴承。
优选的是,所述双联齿轮的所述第二齿轮的外径大于所述第一齿轮的外径。
优选的是,所述动力输出盘的外表面设置有法兰盘以方便与输出轴连接以实现动力输出。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为渐开线齿轮,对应地所述内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盘的内齿均为渐开线齿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为摆线齿轮,对应地所述内齿圈及所述动力输出盘的内齿均为针轮。
优选的是,所述第一齿轮及所述第二齿轮的模数相同,且所述第一齿轮的齿数比所述第二齿轮的齿数少一齿。
优选的是,所述内齿圈的内齿齿数比所述动力输出盘的内齿齿数少一齿。
本发明与现有的技术相比,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玉林市中创机械有限公司,未经玉林市中创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11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