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有自动返料的喷烧木屑和燃烧杂木的两用热风炉系统及使用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5358.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0812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卢英林;汪宝峰;刘庆春;李琢;陈晶;卢扬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远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6B21/10 | 分类号: | F26B21/10;F23B40/00 |
代理公司: | 沈阳科威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101 | 代理人: | 张述学 |
地址: | 110015 辽宁省沈***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带有 自动 木屑 燃烧 杂木 两用 热风炉 系统 使用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一种给干燥机供热的热风炉,特别是一种带有自动返料喷烧木屑和燃烧杂木的两用热风炉系统及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给烘干生物质燃料的干燥机供热的热风炉有两种,一种是烧杂木的热风炉,其结构型式是:炉体下部有垂直缝的炉箅子,炉箅子下有进风口,炉箅子上部侧壁开有炉门,杂木从炉门投入,在炉膛内燃烧,干燥机主引风机直接将热风抽入干燥机;另一种是以木屑为燃料的喷烧炉,分立式和卧式,侧壁有喷料口、进风口,预热及点燃通常装有燃油的燃烧机,燃料通常由燃料仓供给,存在的缺点和不足:
1、两种炉型,燃料不能兼用;2、烧木屑要求设置辅助点燃机,才能点燃;3、均需人工操作,不能实现自动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自动返料的木屑喷烧炉和烧杂木的两用热风炉系统,可一炉两用,烘干后的干木屑可自动返给喷烧炉,实现了自动化无人操作。一旦返料系统出现故障,可直接从炉门投入杂木或木屑,保证热风炉继续供热。
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包括热风炉、烘干主机、上料系统、多筒旋风收料口、自动返料系统、主引风机及电控系统,其特征是:热风炉的燃烧室下部装有防漏料的炉箅子,炉箅子下面为一次燃烧风进风空间,周边有二个开闭闸门的进风口,燃烧室炉箅子上面的侧壁上部设置助燃风管,燃烧室的侧壁下部设有燃料风管;顶部装有三通,下通燃烧室,上部通过电动闸门通大气,侧通干燥机热风进口。
烘干主机的出料口通过物料干燥出口管道连接多筒旋风除尘器的收料口,多筒旋风除尘器的出料口设置出料闭风器;
在多筒旋风除尘器的出料闭风器下面设置分料螺旋,在分料螺旋的后端设置成品出口;在分料螺旋的前端设置返料口,返料口插入在分料螺旋下方的防堵料仓内,防堵料仓内组装有电机带动的旋转轴,旋转轴上设置拨杆防止蓬料;在防堵料仓的下方设置变频调速的返料螺旋,在返料螺旋出口设置燃料闭风器防止返料风逆吹,燃料闭风器的出口接入返料的风力输送系统,即燃料风机通过返料管道将烘干的木屑吹入喷烧炉;
干燥机上料系统:包括装有均料机的刮板运输机、螺旋输送机及进料闭风器。
本发明的积极效果:①燃料来源于本烘干系统的干燥产品。燃料量可根据热风炉出口风温要求自动调节,木屑充分燃烧热效率可达99%;②在返料装备配合下,利用防堵料仓实现干燥机燃料不断料,实现烘干系统烘干的木屑自动吹进热风炉,实现燃料的自动供给,省去热风炉操作工,实现热风炉自动化。③采用程序控制通过对燃料量与助燃风热量的比例调节。从而实现热风炉的温度出力的制动控制。④控制系统加料装置不堵料,防堵系统不影响烘干机的正常出料。⑤如果喷烧系统出现故障,可将碎木块直接从炉门2-8投入,喷烧炉变成木块燃烧炉,烘干系统照常生产。⑥调节顶部电动闸门,改变冷风吸入量可调节进入干燥机的热风温度。⑦采用水平缝的炉箅子保证燃烧的木屑不漏入炉箅下造成赌塞。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总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热风炉的结构剖视图。
图3是防堵仓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4是热风炉下部的燃料风管设置示意图;
图5是热风炉的炉箅子断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1-5,具体结构如下:
本发明由木屑喷烧炉、上料系统、烘干机、收料系统、出料系统、返燃料系统和主引风机组成。外连模糊控制仪表。
热风炉炉体2(见图2)为圆柱形,外径约3米,高度约8米,外皮是钢板,内腔是耐火砖砌筑,形成燃烧空间2-2,耐火砖与外筒间充填保温材料;上部设有烟道2-1,下部装有炉箅子2-6,炉箅子2-6为上下两层的水平缝炉箅子,炉箅子2-6上下两层的通风孔错开(见图5),防止未燃烧的锯末落入炉箅下造成堵塞;炉箅子2-6下留有一定空间,作为一次燃烧风进风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远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未经沈阳远大科技实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535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