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异常毕赤酵母菌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6291.X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060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全利红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绿环国际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12N1/16 | 分类号: | C12N1/16;A23B7/155;C12R1/84 |
代理公司: | 北京麟保德和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28 | 代理人: | 韩建功 |
地址: | 100192 北京市昌***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异常 酵母菌 及其 应用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异常毕赤酵母菌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植物真菌病害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而果实采后真菌病害是一类重要的病害,造成了果实的大量减产,严重影响了果实的食用价值和市场价值,导致了果农的经济收入降低。在发达国家,果实采后病害引起的损失量占果实总量的15%以上,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控技术和设备,果实采后病害引起的损失量占总量的30%甚至更高上。果实采后病害的发生已给现代农业生产尤其是高端果蔬产品生产与加工造成了严重影响。而目前,国内大多的研究多集中于果实的田间及园间防治,而对于果实采后病害的防治工作做的相对较少。
由Botrytis cinerea病原菌引起的苹果灰霉病和由P.expansum病原菌引起的青霉病菌是苹果果实主要的采后病害。目前在世界范围,苹果灰霉病和苹果请霉病都是影响苹果产业发展的重要因素。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多发于苹果采摘、运输及贮存期间,因此,对苹果灰霉病和青霉病的防控显得非常重要。而目前,国内对二者病害能够有效防治的手段不多,即便是化学农药,有效的种类也不是很多。而苹果作为人们桌上的经常食用的果实,对食品安全方面要求较高。
由Monilinia spp.病原真菌引起的桃褐腐病目前在世界范围内都是桃子的第一大病害,也是影响桃产业发展的第一大问题。据统计,在发达国家如美国、以色列、意大利、法国等,采后褐腐病导致的损失量就占桃总产量的10%-30%;在发展中国家由于缺少必要的防治技术和相关设备其损失量达30%-50%,甚至更高;有些地区,桃褐腐病的大面积严重发生,几乎导致桃果实绝收。因此,对桃褐腐病的防治和控制显得迫切和重要。
目前生产中对苹果灰霉病、青霉病和桃褐腐病的防治仍然以化防为主,但由此带来的“3R”负面影响非常严重。化学农药的大量使用严重破坏了生态环境,导致果实中大量的农药残留,影响人们身体健康。生物防治,利用拮抗微生物防治病害,已成为病害综合防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化学农药试剂应用最有前景的替代手段之一。
异常毕赤酵母菌(Pichia anomala)在自然环境中普遍存在,主要存在于含糖量较为丰富的果实表面和花上。该菌生长速度快,营养简单,生长力强。在作为生防防治方面,它拥有自己独特的优势:1)该酵母菌对环境的污染较少,不产生毒素;2)该酵母菌不产生抗生素,对人类相对比较安全;3)相对于真菌而言,该酵母菌不产生致敏孢子;4)该酵母生长所需营养比较简单;5)该酵母适合商业化大规模生产;6)酵母菌细胞结构简单,基因组较小,比较容易在分子水平上进行操作。因此,它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异常毕赤酵母菌(Pichia anomala)在自然界中分布十分广阔,而目前国内还未有防治苹果灰霉病、青霉病和桃褐腐病的异常毕赤酵母菌(Pichia anomala)的报道。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异常毕赤酵母菌(Pichia anomala),菌株为YPL6,保藏号为:CGMCC No.8041。
本发明的目的也在于提供一种病原菌抑制剂,其活性成分为上述异常毕赤酵母菌和/或上述异常毕赤酵母菌的代谢物。
所述病原菌抑制剂对下述至少一种病原菌具有抑制作用:
A、桃采后褐腐病菌;
B、苹果采后灰霉病菌;
C、苹果采后青霉病菌;
D、梨采后青霉病菌。
所述桃采后褐腐病菌为Monilinia fructicola、Monilinia laxa或Monilinia fructigena;所述苹果采后灰霉病菌为Botrytis cinerea;所述苹果采后青霉病菌为Penicillium expansum;所述梨采后青霉病菌为Penicillium expansum。
本发明的目的还在于提供一种病害抑制剂,其活性成分为上述异常毕赤酵母菌和/或上述异常毕赤酵母菌的代谢物。
所述病害为下述至少一种:
A、桃采后褐腐病;
B、苹果采后灰霉病;
C、苹果采后青霉病;
D、梨采后青霉病。
本发明的异常毕赤酵母菌(Pichia anomala),菌株为YPL6,其在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的登记入册编号为:CGMCC No.804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绿环国际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绿环国际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29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