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区域电网实时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的构建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6382.3 | 申请日: | 2014-01-24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3855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2-15 |
发明(设计)人: | 米增强;石金玮;杨健;李昊星;环加飞;范瑞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电网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17/00 | 分类号: | G06F17/00;G06Q50/06 |
代理公司: | 天津盛理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12209 | 代理人: | 王来佳 |
地址: | 071003 ***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区域 电网 实时 电力 供需 平衡 指数 构建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电气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区域电网实时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的构建方法。
背景技术
电力系统的发电、输电与用电是同时发生的,要时刻维持其电能的供需平衡才能保证电力系统的正常运行。电力供应不足或电力供应过剩都会削减电力系统的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电能既是公共产品也是商品,电价的高低除了反映其自身价值外,还与电能的供应与需求关系密切相关。由于电能生产者和电能消费用户的生产与消费行为无不受电价高低的影响,因此,建立并实行能够反映电力供应与需求关系的实时电价制度,才能最大限度的调动电能供应者与消费者参与电力市场的积极性,并促进电力系统的削峰填谷以及间歇性能源(如风电、光伏发电)的消纳。
随着智能电网的发展,建立能够实时反映区域电网电能供需状况的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系统,并依此和其它相关因素建立分时电价或实时电价模型,形成反映电网电能供需状况的实时电价,让电能生产者和消费者积极响应、主动参与电力市场活动,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设计合理、存取效率高、速度快的区域电网实时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的构建方法。
本发明解决现有的技术问题是采取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区域电网实时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在电力供需平衡指数构建软件模块中预置构建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指数所需的参数;
步骤2、电力供需平衡指数构建软件模块从SCADA系统中获取数据并计算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发电总功率Pt_发电、区域电网发电热备用总功率Pt_备用、区域电网负荷总功率Pt_负荷、区域电网拉闸限电总功率Pt_限电、送入总功率Pt_送入、送出总功率Pt_送出、区域电网频率偏差所引起的发电调节效应功率Pt_发电调节和区域电网频率偏差所引起的负荷调节效应功率Pt_负荷调节;
步骤3、使用如下实时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的计算模型计算此时刻的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指数RPBLt:
上式中,δ为区域电网最小热备用裕度。
而且,所述构建区域电网电力供需平衡指数所需的参数包括:区域电网最小热备用裕度δ、计算实时电力供需平衡指数的时间间隔Δt、区域电网等效发电机组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KG和负荷的频率调节效应系数KL值。
而且,所述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发电总功率Pt_发电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i=1,2,…,n表示区域电网中各类发电厂的个数,Pi,t_发电表示t时刻第i个发电厂的发电功率,其数值从区域电网调度中心SCADA系统获得;
所述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发电热备用总功率Pt_备用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i=1,2,…,n表示提供热备用的第i个发电厂及送入功率联络线点,Pi,t_备用表示t时刻第i个发电厂或送入联络线点提供热备用功率的数值,该数值均从SCADA系统获得;
所述区域电网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负荷总功率Pt_负荷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i=1,2,…,n表示第i个负荷节点;Pi,t_负荷表示t时刻节点i的负荷功率,其数值从SCADA系统获得;
所述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拉闸限电总功率Pt_限电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i=1,2,…,n表示第i个负荷节点;Pi,t_限电表示t时刻负荷节点i的拉闸限电功率,其数值从SCADA系统获得;
所述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联络线送入总功率总功率Pt_送入的计算模型为:
其中,i=1,2,…,n表示第i个联络线点,Pi,t_送入表示t时刻联络点i的送入总功率,其数值从SCADA系统获得。
所述区域电网某一时刻的联络线送入总功率总功率Pt_送出通过以下数学模型计算得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电网公司,未经华北电力大学(保定);国家电网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38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