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多台吹膜机共享式远程供料装置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6828.2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17826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林成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9C31/04 | 分类号: | B29C31/04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24012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吹膜机 共享 远程 供料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吹膜机供料装置,尤其属于一种多台吹膜机共享式远程供料装置。
背景技术
吹膜机是将塑料粒子加热融化再吹成薄膜的专用设备,作业时,操作人员将干燥的塑料(例如聚乙烯)粒子加入下料斗中,靠粒子本身的重量从料斗进入螺杆,当粒料与螺纹斜棱接触后,旋转的斜棱面对塑料产生与斜棱面相垂直的推力,将塑料粒子向前推移,推移过程中,由于塑料与螺杆、塑料与机筒之间的摩擦以及粒子间的碰撞磨擦,同时还由于料筒外部加热而逐步溶化。熔融的塑料经机头过滤去杂质从模头模口出来,经风环冷却、吹胀经人字板,牵引辊,卷取将成品薄膜卷成筒。在实际生产中,由于吹膜机的料斗体积较小,需要频繁加料,这就需要配备较多的加料人员,为此,通常的做法是在料斗一侧设置一个体积远大于料斗的储料筒,便于加料人员预先将混合均匀的粒料存入储料筒,由储料筒自动向料斗供料,从而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频繁的加料作业。但是,如果车间内设有多台吹膜机,则需要轮流向各个储料筒加料,因此,同样存在费时费力效率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多台吹膜机共享式远程供料装置,依靠该装置,能非常有效地解决多台吹膜机加料问题,而且具有省时省力效率高的优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这种多台吹膜机共享式远程供料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筒体、筒体内腔、螺旋输送装置、螺杆、吸料口、电机、传动带、加料斗、放料管、放料闸板、回料管、回料闸板、送料主管、送料支管、支管闸板和储料筒;螺旋输送装置竖直向设置在筒体的中轴线上,螺旋输送装置的螺杆顶端伸出筒体顶部,经传动带与电机驱动轴相联接,螺旋输送装置的底端吸料口伸出筒体的锥形部位于加料斗的底壁上方;在筒体的锥形部上设有回料管和放料管;所述放料管向下延伸并径向连通水平设置的送料主管;该送料主管管身的一端设有鼓风机,另一端向远处延伸,并经多根送料支管分别与多只储料筒相连通;在所述放料管、回料管和送料支管的管身上分别设有闸板。
作为优选,所述送料主管为一根直管,所述多只储料筒呈一字形排列安置在送料主管的一侧。
有益效果:本发明针对多台吹膜机加料费时费力效率低的实际问题,利用一只循环式混料筒,以及与该混料筒相连通的送料主管,在风能作用下,通过送料支管按需配送到相应的储料筒内,从而确保多台吹膜机吹膜作业,实现了省时省力效率高的目的。
为进一步理解本发明,下面结合附图通过一个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多台吹膜机共享式远程供料装置局部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筒体1,筒体内腔2,螺旋输送装置3,螺杆31,吸料口32,电机4,传动带41,加料斗5,放料管6,放料闸板61,回料管7,回料闸板71,送料主管8,管口81,送料支管9,支管闸板91,储料筒10。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本发明多台吹膜机共享式远程供料装置包括筒体1、筒体内腔2、螺旋输送装置3、螺杆31、吸料口32、电机4、传动带41、加料斗5、放料管6、放料闸板61、回料管7、回料闸板71、送料主管8、管口81,送料支管9、支管闸板91和储料筒10,以及连接在管口81上的鼓风机。螺旋输送装置3竖直向设置在筒体1的中轴线上,螺旋输送装置3的螺杆31顶端伸出筒体1顶部,经传动带41与电机4驱动轴相联接,螺旋输送装置3的底端吸料口32伸出筒体1的锥形部位于加料斗5的底壁上方;在筒体1的锥形部上设有回料管7和放料管6;所述放料管6向下延伸并径向连通水平设置的送料主管8;该送料主管8管身的右端管口81上设有鼓风机,经管口81与鼓风机出风管固定连接,左端向远处延伸,并经多根送料支管9分别与多只储料筒10相连通;在所述放料管6、回料管7和送料支管9的管身上分别设有闸板,即:放料闸板61、回料闸板71和支管闸板91。
具体实施时,送料主管8最好为一根直管,所述多只储料筒10呈一字形排列安置在送料主管8的一侧,这样送料效果较好,尤其是远距离送料时。
该机工作原理如下:
混料:在放料闸板61处于关闭,回料闸板71处于开启状态下,将不同粒料按序投入加料斗5内,开启电机4,电机轴驱动传动带41使螺旋输料装置3的螺杆31旋转,粒料从吸料口32卷入,输送到上端被抛出,均匀落在筒体内腔2内。筒体内腔2锥形部的粒料又从回料管7的出口下落到加料斗5内,进入循环混料状态。混合完毕,待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未经衢州市瑞龙塑胶制品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682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