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干涉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三银镀膜玻璃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7436.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7908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6-25 |
发明(设计)人: | 王勇;曾小绵;崔平生;王烁;宋宇;武瑞军;黄颖;徐伯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32B9/04 | 分类号: | B32B9/04;B32B17/00;B32B15/00;B32B15/20;B32B33/00 |
代理公司: | 天津滨海科纬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2211 | 代理人: | 韩敏 |
地址: | 301700 天津市武清*** | 国省代码: | 天津;1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干涉 角度 变化 较小 镀膜 玻璃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节能玻璃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干涉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三银镀膜玻璃。
背景技术
传统的低辐射镀膜玻璃为了获得更低的U值(传热系数)、辐射率和理想的选择系数,就必须增加银层的厚度来降低膜层的辐射率,但是随着银层的增加,就意味着可见光透过率的降低、外观颜色呈现干涉色、颜色选择受限,无法满足客户日益增长的需求。特别是在银层增加的同时相应的会增加多层其它功能的膜层,这些多膜层的配合往往会导致所形成的镀膜玻璃在不同观察角度下的颜色值变化范围较大,即其干涉色会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当将具有上述多膜层的镀膜玻璃应用到建筑物上时,宏观上表现为:观察者立于某一固定点上时,在其视野内观察到的镀膜玻璃与观察者之间会呈现出不相同的观察角度,使得观察者对整个建筑物上玻璃的色彩认知为多种色彩的事实,甚至使建筑物外观在观察者的眼中呈现出反差巨大的红绿色彩,这样不仅不利于人们对建筑物的观察而且破坏了建筑物应当具有的颜色一致的美观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问题是提供一种干涉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三银镀膜玻璃,尤其是能够有效降低镀膜玻璃在不同观察角度下的颜色差值。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干涉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三银镀膜玻璃,包括玻璃基底层和位于玻璃基底层之上的纳米三银膜层,所述纳米三银膜层中具有至少一层铜层,所述纳米三银膜层由玻璃基底层向上依次包括第一纳米银层、第二纳米银层和第三纳米银层,每一层所述铜层均位于第一纳米银层、第二纳米银层或第三纳米银层中的任一层之上。
进一步的,所述玻璃基底层和所述第一纳米银层之间还依次具有底层电介质层和底层非晶过渡层。
所述第一纳米银层和所述第二纳米银层之间依次具有第一阻挡层、第一增透导电层、第一增强电介质层和第一非晶过渡层。
所述第二纳米银层和所述第三纳米银层之间依次具有第二阻挡层、第二增透导电层、第二增强电介质层和第二非晶过渡层。
所述第三纳米银层之上还依次具有第三阻挡层、上层增透导电层和顶层增强电介质。
进一步的,所述每一层铜层厚度均为2~10.5nm。
进一步的,所述纳米三银膜层中具有一层铜层且所述铜层位于第二纳米银层与第二阻挡层之间。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电介质层所述第一增透导电层、第二增透导电层和上层增透导电层均为晶态ZnAlOx层、晶态SnAlOx层或晶态ZnSnOx层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非晶过渡层、第一非晶过渡层和第二非晶过渡层均为非晶态ZnAlOx层、非晶态SnAlOx层或非晶态ZnSnOx层中的任一种。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电介质层、第一增强电介质层、第二增强电介质层和顶层增强电介质层为SiO2层或Si3N4层。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纳米银层厚度为12~17.5nm,第二纳米银层厚度为10~18nm,第三纳米银层厚度为13~20nm。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电介质层厚度为14~22nm,所述第一增强电介质层、第二增强电介质层和顶层增强电介质的厚度均为30~55nm。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增透导电层、第二增透导电层和上层增透导电层的厚度均为0.5~5nm。
进一步的,所述底层非晶过渡层厚度为7~10nm,所述第一非晶过渡层和第二非晶过渡层的厚度均为17~26nm。
本发明具有的优点和积极效果是:
1、底层非晶过渡层、第一非晶过渡层、第二非晶过渡层分别有利于其上层的纳米银层的良好附着;
2、每层增透导电层和其上的增强电介质层之间的配合能够增加可见光的透过率;
3、铜层的加入能够很好的调节纳米三银镀膜玻璃的颜色,使得本发明的干涉色随观察角度的变化而变化的范围较小,在宏观上表现为在不同观察角度下的颜色值波动范围小,干涉色随角度变化较小的三银镀膜玻璃不仅具有优异的光学和热学性能而且在颜色均一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1的颜色值a*随观察角度变化的图谱
图3是实施例2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实施例2的颜色值a*随观察角度变化的图谱
图5是实施例3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实施例3的颜色值a*随观察角度变化的图谱
图7是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未经天津南玻节能玻璃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743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制动和转向时能量收集并用于液压油冷却的装置
- 下一篇:混流式气缸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