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钾素肥料在防治甘薯根腐病中的应用无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37468.8 申请日: 2014-01-26
公开(公告)号: CN103755422A 公开(公告)日: 2014-04-30
发明(设计)人: 张松树;马志民;刘兰服;姚海兰 申请(专利权)人: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
主分类号: C05G1/00 分类号: C05G1/00
代理公司: 北京科龙寰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139 代理人: 孙皓晨;韩小雷
地址: 050035 河北*** 国省代码: 河北;1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肥料 防治 甘薯 根腐病 中的 应用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防治甘薯根腐病的方法,特别涉及一种通过使用钾素肥料防治甘薯根腐病中的方法,即钾素肥料在防治甘薯根腐病中的应用。本发明属于甘薯根腐病防治领域。

背景技术

甘薯根腐病又称烂根病、地痞、开花病,其为害症状:幼苗感病,先从须根尖端或中部开始,局部变黑坏死,以后扩展至全根变黑、腐烂,并蔓延至地下茎,形成褐色、凹陷、纵裂的病斑,皮下组织疏松。病株地上秧蔓节间缩短、矮化,叶片发黄。发病轻者,入秋后春薯秧蔓继续生长,并大量开花,地下部分长出许多新根,但不形成薯块。发病重者,地下根茎全部变黑腐烂,地上叶柄缩短变细,叶片较健株增厚、发脆、小而黄,并由下而上干枯脱落,主茎由上而下干枯,致至全株枯死。病薯块表面粗糙,布满大小不等的黑褐色病斑,初期病斑表皮不破裂,中后期出现龟裂,皮下组织变黑,无苦味,熟食无硬心和异味。

甘薯根腐病病菌借助土壤传染,病菌分布以耕作层密度最高,发病也重;田间病害扩展主要靠流水和农事活动。遗留在田间的病残株也是初次侵染来源;用病株喂猪,其粪便仍能致病;带病种薯也能传病。

甘薯根腐病是我国北方薯区三大病害之一,甘薯重茬病害之首。在我国山东、河南、安徽、河北、江苏等甘薯生产上发生的一种毁灭性病害,该病为典型的土传性病害,蔓延迅速,防治困难,对甘薯产量影响很大,发病田轻者减产10-20%,重者减产40-50%,有的甚至绝收。

甘薯根腐病的发病轻重与品种自身的抗性水平及栽培环境有关,干旱少雨的年份发病较重,降雨量较多的年份发病较轻,土壤贫瘠发病较重,肥力条件较好的则发病较轻。

该病原可以在土壤中存活10年以上,一旦发生,就可连年蔓延,目前主要采用的防治手段为:(1)选用抗病品种,例如南薯88号,济薯2号、10号,烟薯3号,徐薯2号、18号,烟薯3号、泰薯2号,鄂薯2号,海发5号,丰薯1号,南京92,郑州红4号,8148,济薯10号(78066)、济薯11号,鲁薯3号、鲁薯4号、鲁薯7号,短蔓红心王甘薯,皖84—559等。(2)适时早栽,栽无病壮苗,深翻改土、增施净肥、适时浇水。(3)建立三无留种地,培育无病种薯。(4)与花生、芝麻、棉花、玉米、高粱、谷子、绿肥等作物进行3年以上轮作。至今尚无有效防治药剂出现。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防治甘薯根腐病的新方法。在本发明的方法中,起到防治甘薯根腐病效果的主要有效成分为钾素肥料(简称“钾肥”),故本发明提出了钾素肥料在防治甘薯根腐病中的应用。

在本发明中,所述的钾素肥料包括氯化钾、硫酸钾、磷酸二氢钾、钾石盐、钾镁盐、光卤石、硝酸钾以及窑灰钾肥等。

优选的,所述的钾素肥料为硫酸钾。

在本发明中,优选的,在用于防治甘薯根腐病时,钾素肥料可以单独或与牛粪联用,按照钾素肥料25-35g/株或钾素肥料25-35g/株以及牛粪25-35g/株,开沟集中施肥,优选与牛粪联用。

更优选的,在用于防治甘薯根腐病时,钾素肥料可以单独或与牛粪联用,按照钾素肥料30g/株或钾素肥料30g/株以及牛粪30g/株,开沟集中施肥。

本发明通过采用钾肥或钾肥与牛粪联用的方法防治甘薯根腐病,其优势在于在根腐病病土上直接做垄,开沟施肥,然后进行甘薯种植,即可显著提高甘薯植株的抗性及丰产性,该方法简单方便,后期无需进行追肥,同时能够改善土壤的病害,有利于甘薯生长。

附图说明

图1为不同处理后的四组在栽植40天后调查甘薯地上部表现的结果;

图2为不同处理后的四组在10月份收获时测定的平均单株薯重;

图3不同处理后的四组在10月份收获时的块根。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来进一步描述本发明,本发明的优点和特点将会随着描述而更为清楚。但这些实施例仅是范例性的,并不对本发明的范围构成任何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的是,在不偏离本发明的精神和范围下可以对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细节和形式进行修改或替换,但这些修改和替换均落入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内。

实施例1钾素肥料在防治甘薯根腐病中的应用

一、实验材料

选用感病品种冀薯4号。

二、试验方法

在盐碱池中用根腐病病土做垄,2行区,行长1.5m,行距85cm,株距33cm,分为四组,分别进行以下处理,每个处理2次重复,开沟集中施肥:

第一组:空白对照组,病土,不使用任何肥料;

第二组:牛粪组,按照牛粪30g/株进行施肥;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未经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粮油作物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7468.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