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8437.4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8261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1 |
发明(设计)人: | 陈龙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N47/34 | 分类号: | A01N47/34;A01N25/04;A01P3/00;A01N47/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111 上海市闵行***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代森锰锌 霜脲氰复配 农药 悬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
背景技术
农药悬浮剂是20世纪70年代发展的剂型,现已成为基本加工剂型之一。悬浮剂又称水悬浮剂、胶悬剂、浓缩悬浮剂,具有成本低,生产、贮运和使用安全等特点,而且容易与水混合,使用方便。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具体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实现:
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包括下述重量百分比的原料:代森锰锌30-35%;霜脲氰3-5%。
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由下述重量百分比原料组成:代森锰锌30-35%;霜脲氰3-5%;表面活性剂5-9%;乙二醇丁醚5-7%;膨润土0.05-0.15%;玉米油0.1-0.3%;邻苯基苯酚0.01-0.03%;余量为水。
所述表面活性剂为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和/或α-[三(苯基甲基)苯基]-ω-羟基聚(氧基-1,2-亚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所述表面活性剂,由40-60重量份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和40-60重量份α-[三(苯基甲基)苯基]-ω-羟基聚(氧基-1,2-亚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组成。
α-[三(苯基甲基)苯基]-ω-羟基聚(氧基-1,2-亚乙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CAS:64422-66-8,分子式:(C2H4O)nC27H24O。丁二酸二异辛酯磺酸钠,又称:琥珀酸二异辛酯磺酸钠,CAS号:577-11-7。
根据实际需要还可以在配方中添加pH调节剂。
本发明的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可以采用本领域通用的方法进行制备,一种是超微粉碎法,另一种是凝聚法。
具体的,所述超微粉碎法:
(1)根据配方把代森锰锌、霜脲氰、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丁醚、膨润土、玉米油、邻苯基苯酚和水搅拌混合成浆状物,置于球磨机中粉碎。
(2)置于磨砂机进行超微粉碎,控制平均粒径2-4μm。
(3)置于均质机中均质,使粒子均匀化。
本发明的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具有高悬浮率,长期贮存稳定。低毒、低残留,具有保护和治疗双重作用。霜脲氰具有很强的内吸作用,既可阻止病菌孢子萌发,又对侵入植物组织内的病菌具有很好的杀灭作用,但持效期较短,且易诱使病菌产生抗药性。代森锰锌是广谱保护性杀菌剂,主要通过抑制病菌体内丙酮酸的氧化而起杀菌效果,且病菌极难产生抗药性。两者混配强强结合,优势互补,防病治病作用并举,混配药剂持效期较长。主要用于防治低等真菌病害,生产上多用于防治各种作物的霜霉病、晚疫病或疫(霉)病及荔枝霜疫霉病、番茄褐腐病等。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1)根据配方把代森锰锌、霜脲氰、表面活性剂、乙二醇丁醚、膨润土、玉米油、邻苯基苯酚和水搅拌混合成浆状物,置于球磨机中粉碎。
(2)置于磨砂机进行超微粉碎,控制平均粒径2-4μm。
(3)置于均质机中均质,使粒子均匀化。
制得的悬浮剂,外观粘稠均相的液体,经马尔文激光粒度分布仪测定,其平均粒径(D50)为3.3μm。
表1:代森锰锌和霜脲氰复配的农药悬浮剂配方表单位:公斤
实施例2
按表1对应实施例2数据称取原料,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制得的悬浮剂,平均粒径(D50)为3.3μm。
实施例3
按表1对应实施例3数据称取原料,按实施例1的方法进行制备。制得的悬浮剂,平均粒径(D50)为3.3μm。
分别在室温贮存14天、54℃±2℃条件下高温贮存14天,采用《GB/T14825-2006农药悬浮率测定方法》测悬浮率,具体数据见下表2。当悬浮率>85%时,则认为该产品为合格品。
表2:农药悬浮率测定数据表单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艳紫化工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43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