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移动监测终端分级定位实现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38907.7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63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扣;叶晓青;其他发明人请求不公开姓名 | 申请(专利权)人: | 歌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W4/02 | 分类号: | H04W4/02;G01S19/42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孙民兴;王维新 |
地址: | 201822 上海市嘉定区***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移动 监测 终端 分级 定位 实现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监测终端领域的一种移动监测终端分级定位实现方法。
背景技术
移动监测终端通常应用于对重要物品或者人员的移动监测、监护和安全追踪,比如用在物流行业中实施对重要物件的安全监控。通常情况下,基于卫星及移动蜂窝基站的GPS/A-GPS或GPS ONE 可以提供室外环境下较准确的定位跟踪,可以满足常规情况下的物件移动轨迹跟踪要求。但是当处于有空间覆盖或者建筑物内,由于卫星/蜂窝基站信号受到阻挡或者多径散射,定位精度变差,无法满足查找到准确定位被监测目标的要求:另—方面,局域定位网络虽然可以提供较好的定位精度,但是并不能提供广域的覆盖。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移动监测终端在监测过程中的不同跟踪定位精度要求,设计出了一套基于终端当前所在地理位置及定位基础设施配置的分级定位方法。终端可以根据实时监测对定位的精度要求实现粗定位和精定位之间的灵活协同,在满足移动监测环境下对定位精度差异化要求的同时,最大程度简化终端计算及任务处理复杂度,降低终端的设计要求,有效提高终端移动续航能力和智能化水平,便于
大规模的终端部署和自动化监控管理。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移动监测终端分级定位实现方法,包括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高度传感器,其特征在于:定位模块为分级定位方式,对监测终端采用动态定位配置,定位模块包括广域定位模块和RF局域定位模块,广域定位模块基于卫星GPS跟踪定位 、移动蜂窝基站的LBS跟踪定位或GPS ONE跟踪定位,局域定位模块基于WiFi、Zigbee、 蓝牙或者UWB,监控中心从监测终端获得的广域定位GPS位置信息,通过与数据库存储的局域定位网络位置进行比较,确定RF局域定位模块的开启与否。在终端执行移动监测过程中,广域定位模块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以设定周期定位监测目标位置,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以提供经纬度位置信息。当监测终端进入到局域定位网络范围,监控中心向移动监测终端发出控制指令开启局域定位模块,以设定的RF信号及时间隔发送RF信标,由局域定位网络系统计算移动监测终端在本监控区域的空间位置,用于诸如物流仓储区域的被监测物件精确定位,便于对仓储内准确查找问题物件作及时分拣处理。当监测目标离开局域定位网络范围,监控中心即关闭终端的局域定位模块;当目标处于广域定位精度差的建筑物密集或者室内区域,而该区域无固定局域定位网络覆盖,这种情形需要部署移动局域定位网络实施局域精确定位,通过高度传感器与定位模块实现三维高度定位;广域定位模块为连续工作模式,RF局域定位模块为非连续工作模式;RF局域定位模块由监控中心控制,进入RF局域定位网络区域和监测到目标异常时开启局域定位模块;终端控制中心配置RF局域定位网络数据库,数据库存储监测目标移动轨迹范围内的网络覆盖地理位置及网络属性信息。
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
1.广域定位和局域定位相结合的灵活配置满足不同场景的定位需求;
2.基于中心控制的定位模式切换简化了终端设计;
3.基于特定区域开启局域定位工作模式实现了终端的有效能耗管理,提高了终端的连续工作能力。
附图说明
图1为分级定位移动监测终端配置图;
图2为RF局域定位网络局域定位原理图;
图3为典型应用场景图;
图4为检测终端平面定位原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事例对本发明的内容做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所示为分级定位移动监测终端配置图,包括检测模块、通信模块、定位模块和高度传感器,在终端执行移动监测过程中,广域定位模块一直处于连续工作状态,以设定周期定位监测目标位置,目标位置的信息通过通信模块发送至监控中心,以提供经纬度位置信息。监控中心包含局域定位基础设施地理位置数据库,该数据库存储移动轨迹范围内部署的局域定位基础设施网络覆盖范围数据。监控中心从移动终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歌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歌联科技(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90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秸秆沤制有机肥料的方法
- 下一篇:料号申请方法及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