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8926.X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1848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王雪梅;刘晓丽;来兰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南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L27/44 | 分类号: | A61L27/44;A61L27/20;A61L27/24;A61L27/54;A61L27/56;A61L27/58;D01F8/02;D01F1/10;D06M10/00 |
代理公司: | 江苏永衡昭辉律师事务所 32250 | 代理人: | 王斌 |
地址: | 210096***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抗菌 修复 静电 纺丝 胶原 蛋白 细菌 纤维素 复合 纳米 纤维 支架 制备 方法 及其 | ||
1.一种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制备混合溶剂:首先制备离子液体氯化1-烯丙基-3-甲基咪唑(AMIMCL),将一定量的甲基咪唑和氯丙烯混合溶液加入到的双口烧瓶中,其中混合溶液中的甲基咪唑与氯丙烯体积比为1:1.1到1:1.9之间,在氮气中保护五分钟,之后在油浴中恒温加热回流一定时间;用无水乙醚对反应物进行数次萃取,再加入活性炭和去离子水后,在油浴中一定温度下对反应物再次进行数小时回流,过硅藻土得到淡黄色的液体,将其真空旋转蒸发,之后再真空干燥48小时制得AMIMCL;再将4-甲基吗啉-N-氧化物(NMMO)和所制得的 AMIMCL按照不同的质量比进行混合,混合体系中NMMO的质量分数分别为9-90%;
2)制备细菌纤维素溶液:取一定量的细菌纤维素溶于上述NMMO和AMIMCL混合溶剂中,在密闭容器中油浴加热,保持在一定温度条件下反应,在持续搅拌12-24小时后,即可得到黄色液体,从而制备出不同质量分数的0.5-20%的细菌纤维素溶液;
3)制备胶原蛋白溶液:将一定量的胶原蛋白溶于六氟异丙醇,50℃微热搅拌至完全溶解,得到不同质量分数的0.5-20%的胶原蛋白溶液;
4)制备细菌纤维素和胶原蛋白混和溶液:将细菌纤维素和胶原蛋白溶液以各种比例混合,得到总质量分数为0.5%-20%的胶原蛋白和细菌纤维素的混合溶液;
5)制备含有AgNO3或金、银纳米簇等的细菌纤维素和胶原蛋白混和溶液:将上述细菌纤维素和胶原蛋白混合溶液中加入一定质量的AgNO3或金、银纳米簇等溶液,充分混匀;
6)含AgNO3或金、银纳米簇的上述混合溶液进行静电纺丝:将一定量的AgNO3或金、银纳米簇等溶液分散于聚合物溶液中,将含有AgNO3或金、银纳米簇等的胶原蛋白和细菌纤维素溶液进行有序结构静电纺丝,得到AgNO3或金、银纳米簇等/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
7)制备载纳米银复合纳米纤维:将静电纺丝得到的AgNO3/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复合纳米纤维在紫外光照射下进行光还原,光还原后的复合纤维颜色逐渐变为浅黄,表明银纳米颗粒的形成;
8)制备的纳米纤维支架用于细胞培养:将相应类型的细胞植入上述各类孔径大小的支架中,然后整体放置于细胞培养液中进行培养,培养一段时间后观察具体效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的NMMO和AMIMCL的质量比在1:10到10:1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的细菌纤维素溶液制备中,反应温度为10℃到11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的细菌纤维素溶液:胶原蛋白溶液的体积比是1:5到5:1之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6)中已配好的范围在0.5%到20%之间的不同浓度的混和溶液转移到注射器中,在范围为10kv到30kv之间的不同外加电场强度以及在5cm到20cm之间的不同接收距离范围内进行静电纺丝。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采用的细胞培养液为50ml胎牛血清 (FBS)与440ml的DMEM培养基,培养仪器为六孔板,加入75%酒精,浸泡消毒5小时,然后吸出酒精,晾干,用PBS溶液浸泡漂洗6次,每次5ml,浸泡时间不少于12小时,然后用DMEM培养基浸泡材料半小时左右,放入CO2培养箱,过夜晾干,用于内皮细胞培养;然后用移液枪吸取2ml内皮细胞悬液,种植在六孔培养板的各个孔中,然后放入CO2培养箱培养4个小时,等内皮细胞基本粘附,再加入3ml预热到37℃的加有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过程中根据消耗情况更换培养基,总共培养3-5天。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修复型静电纺丝胶原蛋白-细菌纤维素纳米纤维支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8)中首先在六孔板中加入75%酒精,浸泡消毒5小时,然后吸出酒精,晾干,用PBS溶液浸泡漂洗1-6次,每次5ml,浸泡时间不少于12小时,然后用DMEM培养基浸泡材料10-60分钟,放入CO2培养箱,过夜晾干,用于平滑肌细胞的培养;然后用移液枪吸取2ml平滑肌细胞悬液,种植在六孔培养板的各个孔中,然后放入CO2培养箱培养1-10小时,等平滑肌细胞基本粘附,再加入3ml预热到37℃的加有1%-10%胎牛血清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过程中根据消耗情况更换培养基,总共培养3-8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南大学,未经东南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926.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录音电路关闭状态下控制录音的录音装置
- 下一篇:多模式多挡位混合动力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