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水冷式直流高效节能泵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38935.9 | 申请日: | 2014-01-23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79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童合营 | 申请(专利权)人: | 浩溪机械(上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D29/58 | 分类号: | F04D29/58;F04D29/6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01711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冷 直流 高效 节能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流体机械技术领域中的一种排水泵,特别涉及一种水冷式直流高效节能泵。
背景技术
水泵电机是交流异步电机,工业多用三相电机,民用大多用单相电机。电机的一端装上叶片,叶片旋转就带动水流动了,就和电风扇一样,只是电风扇旋转是带动气体流动而水泵是带动液体流动,大型的工业水泵为多节水泵,它的叶片分好几层,把水抽上去。在电机的工作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热量,导致电机温度升高而烧坏电机,所以为了延长电机的使用寿命,必须要对工作中的电机进行降温处理,而现阶段对电机进行冷却的主要方法为水冷式冷却。
目前,市场水冷式水泵电机采用电机外壳加装一层外桶,利用电机空心轴或导管循环来冷却水泵电机。电机空心轴或导管受到孔径大小以及长时间使用时水垢堵塞空心轴或导管的内孔,容易造成电机冷却不均匀,严重时电机空心轴或导管受到水垢的堵塞,造成电机无法正常冷却,使电机温升迅速上升,烧坏电机。
常规水冷电机的冷却是利用外界或水泵自身的高压力把水压入冷却区域,然后在把水放到压力低的区域。这种设置方式存在如下缺陷:首先,电机冷却部位始终处于高压状态,对电机的整体结构及运转平衡影响很大,造成电机运转偏离最佳工况点运行,而且电机外壳存在高压水的压力,运行不安全;其次,电机轴承不能完全均衡冷却,轴承容易损坏;最后,电机不能均匀冷却,冷却效果差,影响电机效率,使能耗增大,节能效果不明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水冷式水泵电机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水冷式直流高效节能泵。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水冷式直流高效节能泵,包括下部的电机、上部的流体部分和设置在电机和流体部分之间的内部中空的泵体支架,流体部分包括与电机相连的叶轮和包围在叶轮外围的叶轮套,电机设置在冷却桶的内部,电机为包括电机壳内壁和外壁的双层外壳结构,电机壳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冷却通道与进水口连通,流体部分的顶端设有出水口;
所述叶轮包括叶片与上下盖板,叶片与上下盖板通过冲压组焊为一体结构;
所述冷却通道的高度为20mm;
所述进水口设置在电机端盖部位或设置在冷却桶侧面部位;
所述电机的材质为不锈钢。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电机完全浸泡在水中,电机温度通过常温水均匀冷却,电机运行稳定,效率提高3%,节能效果明显;电机运转时的噪音完全被水给屏蔽,运行噪音更低,更加环保;电机轴承完全均匀被常温水冷却,轴承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附图说明
图1、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水冷式直流高效节能泵,包括下部的电机3、上部的流体部分6和设置在电机3和流体部分6之间的内部中空的泵体支架4,流体部分6包括与电机3相连的叶轮5和包围在叶轮5外围的叶轮套,电机3设置在冷却桶1的内部,电机3为包括电机壳内壁和外壁的双层外壳结构,电机壳内壁和外壁之间的冷却通道与进水口2连通,流体部分6的顶端设有出水口7;所述叶轮5包括叶片与上下盖板,叶片与上下盖板通过冲压组焊为一体结构;所述冷却通道的高度为20mm;所述进水口2设置在电机端盖部位或设置在冷却桶侧面部位;所述电机3的材质为不锈钢。
工作过程中,水流由进水口流入冷却通道,将电机冷却,再流经中部泵体支架到流体部分后从出水口排出。因为冷却通道距离足够,水垢不会对电机冷却造成影响,同时电机完全侵泡在水中,冷却水循环量大,流动均匀,电机及轴承完全在常温水状态下运行,电机外表温度始终处于常温状态,冷却效果明显。而且电机冷却水始终为常压状态,电机运行更平稳;冷却水完全把电机侵在水中,电机运转的噪音被水给屏蔽,噪音更低。运转时噪音在50分贝以下。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电机完全浸泡在水中,电机温度通过常温水均匀冷却,电机运行稳定,效率提高3%,节能效果明显;电机运转时的噪音完全被水给屏蔽,运行噪音更低,更加环保;电机轴承完全均匀被常温水冷却,轴承使用寿命延长一倍。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浩溪机械(上海)有限公司,未经浩溪机械(上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893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