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图像形成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39225.8 | 申请日: | 2014-01-26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6997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8-25 |
发明(设计)人: | 岩下裕子;渡边征正;大坪淳一郎;江连和昭;杉本和隆 | 申请(专利权)人: | 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G03G5/05 | 分类号: | G03G5/05;G03G1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航忱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11377 | 代理人: | 陈立航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正电 电子 照相 感光 图像 形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及应用该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电子照相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中具备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电子照相感光体,可以举出无机体系感光体和有机体系感光体。无机体系感光体具备由硒或非晶硅等无机材料构成的感光层。有机体系感光体具备主要由粘结树脂、电荷产生材料、电荷输送材料等有机材料构成的感光层。而且,与无机体系感光体相比,有机体系感光体由于其容易制造、可从较宽范围的材料中选择感光层的材料、设计的自由度高,因而得到广泛应用。
这种感光体,包括带负电型感光体和带正电型感光体。与带正电型感光体相比,带负电型感光体存在带电时所利用的电晕放电不稳定、产生的臭氧或氮氧化物等吸附在感光体表面易引起物理上、化学上的劣化、或者使环境恶化等问题。从这些方面考虑,作为感光体,与无机体系感光体相比,有机体系感光体由于其应用条件的自由度大、应用范围广而更为有利。
作为这种带正电型感光体,提出了使用例如带正电层叠型感光体。但是,带正电层叠型感光体在表层侧设有电荷产生层。因此,出现了因磨损而使特性变化增大,不能保证足够的耐久性的问题。
另一方面,带正电单层型感光体的感光层中包含电子输送材料和空穴输送材料来作为电荷输送材料,因此,相对于正极及负极的两极均具有感光度。由此,目前,作为带正电方式的电子照相感光体,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成为主流。
但是,单层型感光体为使电荷产生材料均匀地分散在整个感光层内,电荷产生区域以感光层的表层及其附近为主,这就出现了此区域以外的电荷产生材料相反会成为输送电荷的妨碍的问题。因此,以往的单层型感光体在感光度方面还不够完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鉴于上述问题而作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与以往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可以得到更高感光度的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此外,本发明提供具备这种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图像承载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的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感光层。所述感光层中,至少依次层叠有(I)电荷输送层和(II)电荷产生输送层,该电荷输送层至少包括空穴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该电荷产生输送层在同一层内至少包括电荷产生材料、电子输送材料、空穴输送材料及粘结树脂。所述电荷输送层中包含的粘结树脂与所述电荷产生输送层中的粘结树脂不同,任意一方的粘结树脂含有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的图像形成装置具备:图像承载体、使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带电的带电部、对带电的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进行曝光从而在所述图像承载体的表面形成静电潜像的曝光部、将所述静电潜像显影为调色剂图像的显影部、和将所述调色剂图像从所述图像承载体转印到被转印体的转印部,并且所述图像承载体为第一方式涉及的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与以往的带正电单层型电子照相感光体相比可以得到更高感光度的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此外,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具备这种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作为图像承载体的图像形成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一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结构的图。
图2是表示具备第一方式涉及的电子照相感光体的图像形成装置的结构的概要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具体说明,然而本发明不被以下的实施方式所限定,在本发明目的的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进行适当变更来实施。另外,对于说明重复之处,存在省略适当说明的情况,但并不因此限定发明的宗旨。
[第一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涉及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该带正电型电子照相感光体具备至少依次层叠有(I)电荷输送层和(II)电荷产生输送层的感光层(层叠感光层),其中,该电荷输送层至少包括空穴输送材料和粘结树脂,该电荷产生输送层在同一层内至少包含电荷产生材料、电子输送材料、空穴输送材料及粘结树脂。层叠感光层形成在导电性基体上。电荷输送层中包含的粘结树脂与电荷产生输送层中包含的粘结树脂不同,任意一方的粘结树脂含有聚乙烯醇缩乙醛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未经京瓷办公信息系统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22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