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拣垃圾的方法在审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39646.0 申请日: 2014-01-27
公开(公告)号: CN103785533A 公开(公告)日: 2014-05-14
发明(设计)人: 朱双海 申请(专利权)人: 朱双海
主分类号: B03C1/02 分类号: B03C1/02
代理公司: 北京工信联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266 代理人: 马东瑞
地址: 315801 浙江省宁***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一种 分拣 垃圾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分拣垃圾的方法,特别是涉及一种分拣含有包装盒的垃圾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鲜牛奶、酸牛奶、果汁、酒、番茄酱等可倒出的液态食品普遍采用方形、三角形类包装体,这种包装体的材料有多种,一般最常用的是采用复合材料。常见的复合材料至少包括以下几层:热塑性材料最外层、印刷层、支撑层、热塑性材料中间层、阻挡层、胶粘剂层及热塑性材料最内层。

热塑性材料最外层用于对包装体内的液态食品提供有效的保护,不让水分和液态侵入到包装材料内;印刷层用于印刷产品、厂家、广告等信息以区别于其他厂家的产品;支撑层用于稳固及强化包装容器,多为纤维材料,例如纸,这种的也长叫做纸质基体层;热塑性材料中间层用于粘结支撑层与阻挡层,同时保护支撑层,防止液态食品进入支撑层;阻挡层位于热塑性材料中间层和胶粘剂层之间,用于隔绝氧气、阳光并且防止产品味道流失;胶粘剂层用来加强阻挡层和热塑性材料最内层之间的稳固;热塑性材料最内层直接与液态食品接触,用于保持液态食品的质量,同时防止液态食品相对于包装体支撑层的渗透和润湿。其中,热塑性材料最外层、热塑性材料中间层、胶粘剂层和热塑性材料最内层可以使用用高压法生产的低密度聚乙烯(LDPE),推荐使用线性低密度聚乙烯(LLDPE),进一步推荐使用由金属茂催化剂催化聚合的乙烯α-烯烃共聚物(所谓的金属茂PD、mLLDPE);支撑层一般为纸质基体层,可以使用牛皮纸、漂白纸(FBL)、非漂白纸(UBL)、漂白纸与非漂白纸的双层纸(DULEX)、粘土涂布纸、多层的双层纸(MB)等;阻挡层可以使用铝箔、金属/无机氧化物薄膜、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尼龙等。将至少上述几层复合成一整体而形成复合包装材料,复合包装材料不易分离。

为了防止被包装的液态食品遭到二次污染,整个的包装形成过程都要在无菌的状态下进行。首先,将消过毒的材料卷成型为圆柱状包装材料,并且两侧边被纵向封接,形成了连续、垂直的管状物。该管状物在其一端横向封接,形成包装容器的顶部或底部,然后填充所需液态食品,之后将管状物的剩余端相应的横向封接,而制成包装容器的底部或顶部。最后通过切刀来切割横向封装区域,以形成单个的包装体,并且将这些单个的包装体送到最终折叠和成型装置中,沿着包装体的折痕被机械式的折叠成最终的形状,如砖型或其他形状。

所以,为了在包装过程的最后便于成型,首先要根据包装盒的形状,在制造该复合包装材料的过程中,就采用专门的压痕装置在该复合包装材料上压制出不同的折痕线。具体地说,在复合包装材料上压制出纵向折痕线、横向折痕线和斜向折痕线,纵向折痕线位于包装体的垂直边,横向折痕线位于包装体的底边以及用于横向密封的部位,斜向折痕线位于包装体的折角处。

但是,即使这种预先设置了折痕线的情况,复合包装材料在被压制折痕线及后续折叠过程中也还是会受到极大的拉伸应力,这是因为复合包装材料具有一定的厚度,当压痕装置的压力较小时,折痕线在复合包装材料上的效果并不明显,不利于后续的折叠包装成型;当压痕装置的压力较大时,复合包装材料在压痕处会产生较大的应力,此时若支撑层使用纤维材料,则纤维材料在折叠处易被拉长而有生成裂缝的危险,当拉伸应力较大时,复合包装材料中的热塑性材料最内层会有开裂的危险,造成包装容器的泄露,更重要的,当阻挡层为铝箔层时,生成裂缝的危险性会更大,因为铝箔的抗拉性能远比热塑料材料低很多;即使将压痕装置的压力控制到最合适的状态,既保证了折痕线的效果,又使复合包装材料不被拉伤,也难免保证在后续的包装成型过程中,包装体被机械的折叠成型时所造成的支撑层、热塑性材料层及阻挡层被应力损伤产生裂缝。

中国实用新型专利说明书CN1275831C公开了一种用于生产食品包装且具有通过压痕而形成的多条折叠线的卷状材料,所述折叠线包括形成了所述包装的垂直边的纵向折叠线,以及多条形成了所述包装的底边的横向折叠线;纵向折叠线具有比所述横向折叠线更低的压痕强度。该实用新型专利通过采取纵向折叠线具有比横向折叠线更低的压痕强度这种手段,来解决包装既容易成形又能有一定强度和稳定性,使纸的纤维在横向压痕时受到的损坏降低。但是,这种方式仍不能避免阻挡层被压痕应力损伤而产生的裂缝。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朱双海,未经朱双海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3964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