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钢管防腐外涂层管端预留处理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002.3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247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吴欣航;徐旭锋;桑巍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科鑫腐蚀控制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5D1/32 | 分类号: | B05D1/32;F16L58/02 |
代理公司: | 浙江翔隆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06 | 代理人: | 戴晓翔 |
地址: | 315336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钢管 防腐 涂层 预留 处理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管防腐处理技术,具体是一种钢管防腐外涂层管端预留处理方法。
背景技术
防腐钢管是指经过防腐工艺加工处理,可有效防止或减缓在运输与使用过程中发生化学或电化学反应发生腐蚀现象的钢制管道。如3PE防腐、2PE防腐钢管、单PE防腐钢管、环氧煤沥青防腐、熔结环氧粉末防腐等。在使用现场(如输油管道,桥梁的钢管桩等),往往需要将多根防腐钢管连接(如焊接)起来,然而现有防腐钢管的防腐层往往完全覆盖了整个钢管表面,在现场需要连接时,需要将钢管端部的防腐层去除才能实施连接,而在施工现场去除钢管端部防腐层的作业效率低、去除不够彻底、能耗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和提出的技术任务是克服现有在施工现场去除钢管端部防腐层的作业效率低、去除不够彻底、能耗大的缺陷,提供一种钢管防腐外涂层管端预留处理方法。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钢管防腐外涂层管端预留处理方法,其特征是:先在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用遮蔽物缠绕遮蔽,再在钢管外表喷涂防腐外涂层,最后将遮蔽物剥离露出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蔽物为等宽带状,其内端粘接在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其余部分逐层缠绕后将外端粘接固定。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在钢管转动时将遮蔽物缠绕遮蔽在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并用刀具将遮蔽物的内端裁切整齐。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将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螺旋输送向喷涂房,在喷涂房内将防腐材料喷涂在钢管外表形成防腐外涂层,再将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螺旋输送出喷涂房,在将钢管螺旋输送出喷涂房的过程中将遮蔽物剥离露出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
作为优选技术手段:所述的遮蔽物为牛皮纸。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通过用遮蔽物将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缠绕遮蔽,喷涂防腐外涂层时防腐材料喷涂在遮蔽物上而不是结合在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再将遮蔽物剥离露出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保持钢管管端原有的属性,便于施工现场的连接;而且,该方法不需要借助机械设备,作业效率高、钢管管端的防腐材料去除彻底、零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将遮蔽物缠绕遮蔽在钢管管端的示意图;
图2为喷涂后形成防腐层的钢管的示意图;
图3为遮蔽物剥离后的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1-钢管,2-预留部分,3-遮蔽物,4-防腐外涂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说明。
本发明的钢管防腐外涂层管端预留处理方法,是先在钢管1管端的预留部分2用遮蔽物3缠绕遮蔽(参见图1),再在钢管1外表喷涂防腐外涂层4(参见图2),最后将遮蔽物剥离露出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2(参见图3)。
具体的,遮蔽物为等宽带状,其内端粘接在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其余部分逐层缠绕后将外端粘接固定。尤其是在钢管转动时(参见图1所示箭头方向),利用钢管的旋转将遮蔽物缠绕遮蔽在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操作简便,效率高,并用刀具将遮蔽物的内端裁切整齐。更甚者,将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螺旋输送向喷涂房(如用钢管螺旋传输机构),在喷涂房内将防腐材料喷涂(如通过喷枪)在钢管外表形成防腐外涂层,再将钢管沿其长度方向螺旋输送出喷涂房,在将钢管螺旋输送出喷涂房的过程中将遮蔽物剥离露出钢管管端的预留部分,从而在钢管的喷涂生产线上完成遮蔽物的剥离,操作简便。具体的,遮蔽物可为牛皮纸等具有一定柔性便于缠绕、又能够承受一定温度而不至于受热变形、以及可以承受一定撕裂力以至于在剥离时不易被撕破等材料。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科鑫腐蚀控制工程有限公司,未经宁波科鑫腐蚀控制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0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