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供电控制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077.1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4078930B | 公开(公告)日: | 2017-04-12 |
发明(设计)人: | 稻垣昇;中村新一;秋冈贵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2H3/32 | 分类号: | H02H3/32 |
代理公司: | 永新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72002 | 代理人: | 蔡胜利 |
地址: | 日本*** | 国省代码: | 暂无信息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供电 控制 装置 | ||
1.供电控制装置,包括:
用于接收电力的一组受电导体;
用于供给电力的一组供电导体;
分别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一组中间导体;
一组继电器,其分别被构造成接通和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
零相电流变换器,其被定位成容许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穿过所述零相电流变换器的内侧;
控制电路,其被构造成在通过所述零相电流变换器检测到漏电时控制所述一组继电器以断开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之间的电连接;和
本体承块,其保持所述一组受电导体,所述一组供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中间导体,
其中:
所述本体承块包括第一承块和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的第二承块;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一承块;并且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被固定至所述第二承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零相电流变换器被定位在所述第一承块和所述第二承块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容纳所述本体承块的壳体,
其中:
所述第一承块被固定至所述壳体;并且
所述第二承块未被直接固定至所述壳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并且
包括用于接收电力的受电端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受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受电导体中的每个包括第一连接端子并且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受电端子和所述第一连接端子被暴露;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第一连接端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并且
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供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包括第二连接端子并且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供电端子和所述第二连接端子被暴露;
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与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
包括第三连接端子和第四连接端子,并且
被埋置于所述第二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三连接端子和所述第四连接端子被暴露;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三连接端子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受电导体的第一连接端子;并且
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被放于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四连接端子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进一步包括一组连接导体,
其中:
所述一组连接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
包括第五连接端子和第六连接端子,并且
被埋置于所述第一承块中使得所述第五连接端子和所述第六连接端子被暴露;
所述一组中间导体的第四连接端子分别地被电连接至所述一组连接导体的第五连接端子;并且
所述一组继电器分别地被放于所述一组连接导体的第六连接端子和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第二连接端子之间。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中的每个:
由金属板形成;并且
包括用于供给电力的供电端子。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供电控制装置,其中
所述一组供电导体的供电端子中的每个具有容许与预定的插头的接触端子机械连接的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未经松下知识产权经营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077.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