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284.7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820693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28 |
发明(设计)人: | 盛学智;易祖成;甘棋文;曾孟;廖彪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海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C29/06 | 分类号: | C22C29/06;C04B35/56;C04B35/622 |
代理公司: | 长沙市融智专利事务所 43114 | 代理人: | 颜勇 |
地址: | 410013 湖南省长沙***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硬质合金 生产 用钽铌 复合 碳化物 tac nbc 粉末 制备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硬质合金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硬质合金用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主要应用领域为硬质合金的生产原料,其作用之一是作为硬质合金的晶粒生长抑制剂,添加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后可以抑制硬质合金烧结过程中晶粒的长大;同时亦可改善金属钴对碳化物的润湿性,大幅度提高合金的强度、耐热震性和抗氧化性,减少对于热裂纹的敏感性,也可提高合金在高温下的抗塑性变形能力。添加了钽铌复合碳化物的WC-TiC-TaC(NbC)-Co系合金又称为通用合金,既可以加工铸铁和有色金属,又可以切削加工钢材和各种高合金钢、耐热合金、特硬铸铁、合金铸铁等难加工材料,是切钢合金中十分重要的一类工具材料。
生产实践证明,对于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的基本要求是:粒度要小而均匀、纯度要高、固溶度要高、游离碳要低、氧含量及其他杂志含量要低、应全面符合国标GB/T26061-2010要求等等。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采用氟钽酸溶液和氟氧铌酸溶液为原料,通过钽、铌水解共沉积、煅烧、还原-碳化一体化工艺,开发、生产出的新型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产品,供各类硬质合金生产使用。新型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制备工艺过程简单,实现了钽、铌元素原子级的混合均匀度,产品质量优异,固溶度极高。为生产各类高质量硬质合金提供了新的物质基础。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以氟钽酸溶液和氟氧铌酸溶液为原料,通过钽、铌水解共沉积、煅烧、还原-碳化一体化工艺制备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的方法。
本发明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其实施方案为:
按Ta与Nb的质量比为17-85.9:7.5-72.5,配取氟钽酸溶液和氟氧铌酸溶液,将所配取的氟钽酸溶液与氟氧铌酸混合均匀后,通过通入氨气来控制混合液的pH值为8~9,搅拌直至反应完全,过滤,煅烧滤渣得到五氧化二钽与五氧化二铌的混合产物,然后按100~105公斤混合产物加入23~39公斤炭黑的比例,将炭黑加入到混合产物中混合均匀后,在1850~1950℃进行还原-碳化处理2-4小时,得到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TaC-NbC)粉末;所述煅烧的温度为800~900℃。在实际生产过程中,按照国标GB/T26061-2010中的对各牌号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中的Ta与Nb的质量比,配取氟钽酸溶液和氟氧铌酸溶液;所用氟钽酸溶液和氟氧铌酸溶液一般来源于萃取分离钽、铌工序反萃时所得的氟钽酸溶液和氟氧铌酸溶液;所述氟钽酸溶液中钽的浓度为32.5-49.5g/l,换算成Ta2O5的浓度则为40~60g/L;所述氟氧铌酸溶液中铌的浓度为52-70g/l,换算成Nb2O5的浓度则为75~100g/L;通入氨气时,混合溶液发生如下反应:
H2TaF7+7NH3+5H2O=Ta(OH)5↓+7NH4F
H2NbOF5+5NH3+4H2O=Nb(OH)5↓+5NH4F
得到白色的沉淀物。
本发明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过滤后,滤渣用60-70℃的热水洗涤至中性,并干燥、脱水。
本发明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煅烧后,得到钽、铌五氧化物。
本发明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将炭黑加入到混合产物中后,在双锥混料器混合4~8小时。双锥混料器一般每次混料控制在120~145公斤。
本发明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还原、碳化工序的温度为1850~1950℃,历时3小时,冷却出炉。
本发明一种硬质合金生产用钽铌复合碳化物粉末的制备方法,由还原、碳化过程产生的一氧化碳气体起到维持反应还原气氛的作用,并由炉尾排出,点火排放。
原理及优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海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未经湖南海云冶金材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2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学生防治近视镜片
- 下一篇:电热玻璃温控盒试验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