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定向通信系统多通道组网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0611.9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95480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14 |
发明(设计)人: | 吴世奇;屈天刚;董桢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4B17/00 | 分类号: | H04B17/00 |
代理公司: | 成飞(集团)公司专利中心 51121 | 代理人: | 郭纯武 |
地址: | 610036 四川***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定向 通信 系统 通道 组网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线通信系统测试领域,用于多通道定向通信系统有线测试的射频交换网络装置,尤其是实验室环境下,用于多通道定向通信系统多设备间组网测试的射频交换网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需求驱动,定向通信在民用、军用通信系统中得到了越来越多的应用。定向通信不同于全向通信,只要在通信设备可达的距离内就可以建立通信链路。定向通信由于其方向性,当应用在多个动态用户间组网时,各成员间定向波束是否能准确对准,并随着平台运动保证各自的波束始终指向通信对象,是定向通信系统能正常工作的关键和前提。目前定向通信系统组网测试方法主要有:
1、软件仿真:通过仿真软件建模测试组网能力,不直接与定向通信设备互联,该方法快捷简单,但不能真实反映整个网络运动过程中各设备位置、姿态、天线指向选择等参数改变对组网能力的影响。
2、外场验证:将定向通信设备装载在应用平台上,在多个平台高动态运动过程中实测定向组网能力。该方法的优点在于试验环境的真实性,但其局限性也非常明显,营造各种不同的网络用户数、用户运动轨迹几乎是不可能的,另外它还存在受气候条件限制、试验安全、试验成本高等一系列缺点。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不受气候条件限制、试验安全、试验成本低,模拟真实通信状态,测试结果比软件仿真更具真实性,能够实现多个多通道定向通信设备间各通道互联,并且每条互联链路衰减量均可以独立动态调整的测试设备。
本发明的上述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一种定向通信系统多通道组网测试装置,包括链路状态控制模块101、射频通道选择器102和射频交换矩阵103,其特征在于:链路状态控制模块101接收并解析外部输入的链路状态信息,将链路状态信息转换为链路衰减控制信号以及L路射频通道选择信号,把链路衰减控制信号发送至射频交换矩阵103,把L路射频通道选择信号分别送入L个射频通道选择器102;射频通道选择器102根据链路状态控制模块101发送的射频通道选择信号,通过M路射频接口,将每个多通道定向通信设备需要进行链路交换的射频信号映射到N路射频通道选择器102与射频交换矩阵103之间的信号通道上;射频交换矩阵103依据链路状态控制模块101发送的链路衰减控制信号,实时调整各条通信链路衰减量,其中L、M、N为自然数,且M≥N。
本发明相比现有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完全模拟系统的真实工作状态,通过外部输入的链路状态信息,实时的完成各设备所使用的通道切换,实现多个多通道定向通信设备任意射频通道间的有线连接以及每条有线连接链路衰减量的独立动态调整,测试结果比软件仿真更具真实性。
2、本发明实现了实验室环境下多个定向通信设备的有线互联,为真实设备在实验室进行互联互通测试和定向通信系统组网测试提供了充分和必要条件,同时由于是在实验室环境下工作,无需进行外场验证,所以该设备不受气候条件限制、试验安全、试验成本低。
本发明特别适合应用于多通道定向通信系统中多个设备之间的组网测试。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定向通信系统多通道组网测试装置电路原理示意图。
图2是图1中射频通道选择器的原理示意图。
图3是图1中射频交换矩阵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4是图3中可调衰减链路的结构原理示意图。
图中:101.链路状态控制模块,102.射频通道选择器,103射频交换矩阵,201.N选1开关,202.M选1开关,301.交换节点群、302.1分N×(L-1)功分器,303.可调衰减链路,401.跳频滤波器,402.可调衰减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未经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十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061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