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的制备方法有效

专利信息
申请号: 201410041540.4 申请日: 2014-01-28
公开(公告)号: CN103819357A 公开(公告)日: 2014-05-28
发明(设计)人: 陈新志;计立;钱超 申请(专利权)人: 浙江大学
主分类号: C07C247/14 分类号: C07C247/14
代理公司: 杭州中成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212 代理人: 金祺
地址: 310058 浙江*** 国省代码: 浙江;33
权利要求书: 查看更多 说明书: 查看更多
摘要:
搜索关键词: 有效 霉醇叠氮四 乙酸 制备 方法
【说明书】:

技术领域

发明涉及一种有机化合物的合成方法,特别是(-)-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的合成方法。

背景技术

(-)-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其分子式为C15H21N3O9,英文系统命名为(1S,2R,3S,4S,6S)-4-(acetoxymethyl)-6-azido-4-hydroxycyclohexane-1,2,3-triyl triacetate,其结构式如S-1所示,纯品为无色晶体,熔点122~124℃,溶于二氯甲烷、氯仿和甲苯。比旋光度[α]D25=-13.4(c=1.00,CHCl3),该化合物的波谱数据如下:FT-IR(neat)υmax=2927,2105,1739,1375,1229,1162,1038,914,810,744cm-11H NMR(400MHz,CDCl3)δ5.64(t,J=10.2Hz,1H),5.04(dd,J=10.4,3.9Hz,1H),5.01(d,J=10.2Hz,1H),4.21(q,J=3.5Hz,1H),3.95(d,J=11.4Hz,1H),3.66(d,J=11.4Hz,1H),3.39(s,1H),2.08(d,J=3.0Hz,1H),2.05(s,3H),2.01(s,3H),2.00(s,3H),1.95(s,3H),1.91(d,J=3.6Hz,1H);13C NMR(101MHz,CDCl3)δ169.23,168.96,168.84,168.70,72.32,72.11,70.90,67.54,64.64,57.31,32.27,19.73,19.54,19.50,19.40。据文献(S.Ogawa,K.Sato,Y.Miyamoto.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 Transactions11993,691-696.)报道,该化合物可作为关键的中间体,应用于合成海藻糖苷酶抑制剂亚氨基双有效霉醇胺,其结构式如S-2所示。

根据文献报道,(-)-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可分别由以(-)-7-endo-氧代双环[2.2.l]庚-5-烯-2-甲酸(参考文献:S.Ogawa,K.Sato,Y.Miyamoto.Journal of the Chemical Society,PerkinTransactions11993,691-696.)(参见S-3)或莽草酸(参考文献:N.Quan,L.-D.Nie,R.-H.Zhu,X.-X.Shi,W.Ding,X.Lu.Eur.J.Org.Chem.2013,2013,6389-6396.)(参见S-4)为原料用化学方法全合成。这些方法的缺点在于反应路线长,收率低(分别为9.0%、38.3%),所用到的试剂价格昂贵或者有较高的危害性。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收率高、成本低、绿色安全的(-)-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的制备方法。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的制备方法,首先以(+)-有效霉醇胺为原料,采用咪唑磺酰基叠氮盐酸盐(ImSO2N3·HCl)经转重氮基反应将(+)-有效霉醇胺分子中的氨基一步转变为叠氮基,再用乙酰化保护方法(乙酰化保护方法属于一种常规方法),制备得到(-)-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

作为本发明的(-)-有效霉醇叠氮四乙酸酯的制备方法的改进,包括以下步骤:

1)、将(+)-有效霉醇胺、碱和金属盐类催化剂溶于甲醇中,加入(一次性加入)咪唑磺酰基叠氮盐酸盐,所得反应液于0℃~60℃的搅拌条件下进行转重氮基反应,反应时间为3h~18h;反应结束后,除去甲醇(可采用加入甲苯共沸的方法,减压旋转蒸发同时除去甲醇和甲苯);

备注说明:加入甲苯是为了利用甲苯与甲醇的共沸在较低的温度下尽可能地把原有溶剂甲醇蒸除干净;

所述咪唑磺酰基叠氮盐酸盐与(+)-有效霉醇胺的摩尔比为1.2~2.0:1,所述碱与(+)-有效霉醇胺的摩尔比为1.5~3.0:1,金属盐类催化剂与(+)-有效霉醇胺的摩尔比为0.005~0.1:1;

下载完整专利技术内容需要扣除积分,VIP会员可以免费下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大学,未经浙江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540.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专利文献下载

说明:

1、专利原文基于中国国家知识产权局专利说明书;

2、支持发明专利 、实用新型专利、外观设计专利(升级中);

3、专利数据每周两次同步更新,支持Adobe PDF格式;

4、内容包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流程工艺图技术构造图

5、已全新升级为极速版,下载速度显著提升!欢迎使用!

请您登陆后,进行下载,点击【登陆】 【注册】

关于我们 寻求报道 投稿须知 广告合作 版权声明 网站地图 友情链接 企业标识 联系我们

钻瓜专利网在线咨询

周一至周五 9:00-18:00

咨询在线客服咨询在线客服
tel code back_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