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利用伸、张功能自动切换扫帚清理垃圾的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1567.3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41632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23 |
发明(设计)人: | 张伟伟;陆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伟伟 |
主分类号: | E01H1/12 | 分类号: | E01H1/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41000 安徽省芜***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利用 功能 自动 切换 扫帚 清理 垃圾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扫帚,特别涉及一种伸、张功能自动切换扫帚。
背景技术
目前人工清扫垃圾的方式还是较多的采用传统的大扫把,传统的大扫把是通过人工桠扎编制而成,其存在诸多的缺点,其一是人工清扫的效率低,耗费人工费用高;其二是浪费资源,由于传统大扫帚的使用寿命较短,大约15天就必须更换,造成巨大的浪费。
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其专利名称为:清扫车,专利号:03241275.4,授权公告号:CN 2609968Y;其将清扫装置与车体结合,实现将车体前进的动力转换为清扫装置前进以及摆动的动力;通过对其说明书分析可知:1、该清扫车的扫帚摆动的范围小,不能有效的清理两侧的垃圾,并且垃圾容易从两边的扫帚滑过;2、该清扫车的摆动机构是摇柄带动连杆,随之扫帚杆体的左端头沿轨道的凹槽滑动,凹槽是采用半圆形结构,由于清扫车在清理马路上的垃圾时,如果有泥巴或者灰尘堆积于凹槽处,将严重影响甚至阻断扫帚杆体的摆动。3、该请扫车的结构过于复杂,容易损坏,并且维修困难。
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铲、推、扫、刷多功能清扫装置,其专利号为201110240309.4,授权公告号 CN 102304902 B,以及一种伸张魔扫器,其专利号为201210040151.0,授权公告号为CN 102535375 B,其利用四边形的变形实现铲、推、扫、刷功能的切换;通过对其说明书分析可知,其虽然可以有效的清理马路上的垃圾,但也存在一定的弊端:1、体积较大,不适合家庭使用;2、结构复杂、稳定性差;3、切换至推功能时,其清扫的面积小,并且左右两边没有控制垃圾的挡板,垃圾容易从两边滑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可以通过手动加自动的方式切换推、扫功能扫帚,并且本发明另外可以实现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在同等尺寸条件下,拥有更大的清理面积。
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如下。
一种伸、张功能自动切换扫帚,其包括固定板,所述的固定板的一端侧通过固定轴连接相互啮合的左齿轮和右齿轮,所述的左齿轮和右齿轮上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撑架和右支撑架;所述的右支撑架上端和/或右齿轮的底部固定连接复位弹簧的一端,所述的复位弹簧的另一端固定连接固定板;左支撑架上端设有位于固定板上的通孔,所述的通孔连接锁紧块,锁紧块可以在通孔的中心轴线方向上下运动;所述的左支撑架上设有与锁紧块对应的锁紧孔;固定板和支撑架的底部至少有一个可拆卸的连接清刷板。
上述技术方案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备的进步和优点如下。
1、通过左齿轮与右齿轮的相互啮合,实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的同步转动,并且利用锁紧装置,实现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在任何角度的固定。
2、现有技术中记载的技术方案,切换推、扫功能时,特别是切换至推功能时,不能实现左右支撑板呈180度,在本发明中可以简单的实现,并且由于本发明实现了左右支撑板呈180度夹角,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清理,在同等尺寸条件下,可以实现更大范围的清理。
3、切换至扫功能时,左支撑板与右支撑板之间可以不残留间隙,大大减小装置的体积,在同等尺寸下实现更大范围的扫刷面积。
4、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还具有的贡献在于,通过复位弹簧的作用,可以实现在扫的功能状态下,可以由扫功能的状态下自动切换至推的功能。
上述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所述的清刷板上固定有刷毛、布或者硬质挡片。
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的固定板上固定有设有可伸缩手握杆。其目的在于:通过安装可伸缩的手握杆可以适应不同使用者的习惯,增加操作的舒适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开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闭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齿轮啮合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左支撑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示为:1、固定板;201、右齿轮;202、左齿轮;301、右支撑架;302、左支撑架;4、锁紧块;501、上复位弹簧;502、下复位弹簧;6、锁紧孔。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所示,固定板1的一端侧通过固定轴连接相互啮合的左齿轮202和右齿轮201,左齿轮202和右齿轮201上分别固定连接左支撑架302和右支撑架301,优选的,左支撑架302和右支撑架301的设有通孔并与固定轴配合,增加左支撑架302和右支撑架301在运动过程中的稳定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伟伟,未经张伟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15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