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探地雷达的混凝土成熟度预测模型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2706.4 | 申请日: | 2014-01-28 |
公开(公告)号: | CN103926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7-16 |
发明(设计)人: | 许军才;沈振中;任青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海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N23/00 | 分类号: | G01N23/00 |
代理公司: | 南京经纬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2200 | 代理人: | 朱小兵 |
地址: | 210098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雷达 混凝土 成熟度 预测 模型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探测雷达的混凝土成熟度预测模型,属于水利水电工程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探地雷达是无损检测中的重要探测设备,它通过发射天线向地下发射电磁波接收由地下反射回来的电磁波,当介质中介电常数和电导率存在差异时,接收到的电磁波波特性会发生变化,根据这些变化特征可以判断探测体中是否存在异常情况,探地雷达精度一般都高于其他的探测方法,在工程检测和勘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混凝土成熟度是描述混凝土在水泥中硬化程度重要指标,与硬化温度和龄期都有关系,目前工程技术人员通过超声仪、电法仪等仪器建立了成熟度预测模型,通过探地雷达如何预测混凝土成熟度是一个研究性的课题。
上述研究内容源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灾变条件下特高混凝土坝失效破坏的关键力学问题》中的子课题“应力场与温度场的耦合作用机制”。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基于探测雷达的混凝土成熟度预测模型,能够在施工期对不同混凝土层成熟度进行预测和计算。
本发明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探测雷达的混凝土成熟度预测模型,利用探地雷达探测混凝土层的相对介电常数,通过混凝土相对介电常数与混凝土龄期、混凝土强度、单位体积内的含水量的相关性,建立混凝土成熟度预测模型;具体为:
根据混凝土龄期、混凝土强度以及单位体积内的含水量,得出相对介电常数ε表达式为:
ε=A+Bw+Cτ+Dfc,n (1)
式中,w为单位体积内的含水量,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fc,n为混凝土强度;τ为混凝土龄期;A、B、C、D均为由线性回归得出的经验系数;
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龄期之间的对数表达式为:
fc,n=[E+Fln(τ)]fc,28 (2)
式中,fc,28为混凝土28天后的强度,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E,F为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经验系数,由测量混凝土强度试验得出:
混凝土强度与混凝土成熟度之间的指数表达式为:
fc,n=Gexp(-H/Ms) (3)
式中,G、H均为根据混凝土配合比确定的经验系数,由测量混凝土强度试验得出:Ms为混凝土成熟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海大学,未经河海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70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