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防渗防火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无效
申请号: | 201410042773.6 | 申请日: | 2014-01-27 |
公开(公告)号: | CN103758259A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30 |
发明(设计)人: | 张万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万峰 |
主分类号: | E04B2/84 | 分类号: | E04B2/84;E04B1/94;E04B1/80;E04G21/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32200 吉林省永***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防渗 防火 外墙 保温 系统 及其 施工 方法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建筑节能外墙外保温系统,具体地说是一种防渗防火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多起建筑保温火灾事故的发生,外墙外保温系统的防火性能史无前例地引起了业内各界的高度重视,外保温系统最关键的技术因素不仅是保温隔热性能,而且应具有良好的防火安全性。
国内现有多种保温材料及施工方法仍然存在许多弊端。保温效果好的,达不到防火标准;防火效果明显的,又达不到保温要求;保温及防火都达到要求的,成本又极其昂贵。
本人根据多年的施工经验及理论论证,发明了液态发泡保温胶灌注法的施工方法,弥补了老式做法的不足。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而提出的一种防渗防火外墙外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本发明是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的:一种防渗防火外墙外保温系统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1)、找平层(2)、灌浆层(3)、保温层(4)、一布两胶层(5)、载体层(6)、饰面层(7),所述基层(1)为墙体,找平层(2)为水泥砂浆层,粘结于基层(1)表面,灌浆层(3)为液态发泡保温胶灌注而成的粘接层,分别粘接找平层(2)和保温层(4),保温层(4)为聚苯板或挤塑聚苯板,一布两胶层(5)为两面涂有抗裂砂浆的耐碱网格布,分别粘接保温层(4)和载体层(6),载体层(6)表面覆盖有饰面层(7)。
灌浆层(3)由液态发泡保温胶组成,所述的液态发泡保温胶由粘结砂浆、发泡剂、42.5硫铝酸盐快硬水泥、石英砂组成,其重量比为(3-8)∶(1-3):(10-20)∶(30-60)。
载体层(6)为无机复合板或高密度聚苯板。
饰面层(7)为液态理石漆或氟碳漆。
一种防渗防火外墙外保温系统的施工方法为:
第一步:对基层(1)墙面检查、处理、找平;
第二步:挂水平垂直线,用铝合金方管做水平垂直带;
第三步:粘贴聚苯板保温层(4),向聚苯板和找平层(2)之间的缝隙灌浆;
第四步:用抗裂砂浆粘贴一布两胶层(5),再粘贴载体层(6);
第五步:向分格缝填充发泡条,再向分格缝填充硅酮密封胶,检查修缮、验收。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和现有外墙外保温系统相比,本发明中把保温层(4)周围的所有缝隙都进行了密实的灌注密封,真正达到了胶灰饱满,起到了防渗水、密封的作用;由于一布两胶层(5)被载体层(6)覆盖,避免了一布两胶层(5)的胶面层(抗裂砂浆)因长时间气候变化产生裂纹和脱粉现象,使建筑物得到了很好的保护。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代码分别表示:1、基层 2、找平层 3、灌浆层
4、保温层 5、一布两胶层 6、载体层 7、饰面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一种防渗防火外墙外保温系统由内而外依次包括基层(1)墙体、找平层(2)、灌浆层(3)、保温层(4)、一布两胶层(5)、载体层(6)、饰面层(7)。找平层(2)为水泥砂浆层,粘结于基层(1)表面,灌浆层(3)为液态发泡保温胶灌注而成的粘接层,液态发泡保温胶由粘结砂浆、发泡剂、42.5硫铝酸盐快硬水泥、石英砂组成,其重量比为(3-8)∶(1-3)∶(10-20)∶(30-60)。灌浆层(3)分别粘接找平层(2)和保温层(4),保温层(4)为聚苯板或者挤塑聚苯板,一布两胶层(5)为两面涂有抗裂砂浆的耐碱网格布,分别粘接保温层(4)和载体层(6),载体层(6)为无机复合板或高密度聚苯板,其表面覆盖有饰面层(7),饰面层(7)为液态理石漆或氟碳漆喷涂而成。
其施工方法为:
第一步:首先对基层(1)墙面检查、处理,清除影响粘结效果的附着物,剔除墙体表面突出物,对空鼓和风化的基面用1:3水泥砂浆填实找平。
第二步:根据建筑物造型和实际施工条件挂水平垂直线,根据水平垂直线,用铝合金方管做水平垂直带(保证外墙面层的垂直、平整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万峰,未经张万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2773.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垫片厚度手动测量工装
- 下一篇:SD大鼠体外心肌细胞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建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