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等静压成型模具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3401.5 | 申请日: | 2014-01-25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2289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徐志重;徐雪琦;杨大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志重;徐雪琦;杨大成 |
主分类号: | B28B7/00 | 分类号: | B28B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441003 湖北省***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静压 成型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材料成型技术领域,具体是用于粉末坯件成型的等静压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粉末坯件常用以下几种方法成型:
1、热压铸成型法:利用石蜡料浆融化加热后具有流动性和可塑性,冷却后能在金属模凝固成一定形状。其基本工艺过程为配料——球磨-预热-拌蜡(抽真空)成型-排蜡-烧成-磨加工-成品。其优点是能制作出形状复杂、精密度高的中小型制品;工效高、产量大;设备投资小、操作简单、模具损耗小。其缺点是工序繁杂、工期长;不适用于大件、薄壁产品;由于在配料中添加了有机物,多了一道排蜡工序,在排蜡、注模工艺过程中易有空气介入,排蜡时有有机物排出,很容易使制品产生不均匀的气孔,直接影响到陶瓷制品的体积密度、气密性。况且,由于成型压力小,受力不均,烧成后制品的均匀性、电气性能和透液性都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2、注浆成型法:利用石膏模型的毛细管作用力,将悬浮的料浆吸附于模具内壁而形成一定形状和强度的坯件。其基本工艺过程为配料-湿磨-陈腐-注浆-烘干-烧成-磨加工-成品。其优点是能制作出形状复杂且不规则、制品大且尺寸要求不严的产品,工艺简单,模具投资小。其缺点是劳动强度大,生产周期长,环境卫生差。但由于注浆含水率高、压力的传递性和高位差、烧成后的产品收缩变形大、均匀性差、对机械强度、电气性能、几何尺寸均有一定影响,合格率低,工效低。
3、干压成型法:将粉料采用机械压力强制压入模具的成型方法。其基本工艺过程为配料-湿磨-喷雾造粒-干压成型-烧成-磨加工-成品。其优点是操作简单、方便、周期短、工效高、产品精度高、产量大,机械强度、电气性能较好。其缺点是设备投资大,对模具要求高且损耗大,只能生产形状较为简单的产品。
近年来出现的等静压成型技术是将粉末材料装在成型模具内,采用压力介质,把粉末材料压制成高密度产品。但由于模具缺陷,常常会导致产品出现变形和飞边,并且产品成型后在定位块处产生通孔,需进行封底处理,加大了后续加工成本。
发明内容
为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等静压成型模具,以提高成型精度,免去后加工过程,避免因机械加工而产生的微裂纹和残余应力,减少粉尘污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分别装在外模内,在外模内、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之间装有内模,外模与内模间形成型腔。
所述内模由用于成型坯件内部形状的上内模和下内模组成。
所述上固定环和下固定环的定位孔内分别设有上胶套、下胶套。
所述上内模的顶部设有用与坯件相同材料所制成的定位杆,定位杆插入上胶套的定位孔内。
所述下内模装在下胶套的定位孔内。
成型时,固定内模,活动外模,在抽真空的作用下,对弹性外模施加压力,实施陶瓷管状坯件的预压成型,随后,在等静压工作介质中,接受等静压传压介质施加的压力,粉末的压制从外模圆周向内模(及上下边缘)的方向,在保证陶瓷管管坯密度分布均匀的同时,型坯易于获得高精度的外形尺寸和高光洁度的外表面,具有优良的封接面微观结构和外观质量。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适于制作性能要求较高、壁厚、件大、一致性好的产品,强度高,环境污染小,由于液体介质受压后各个方向的压力处处相等,各向压力传递到粉体中,使得胚体各向均匀受压致密,烧结后的定位杆与制品均匀性好,无需进行封底处理,无飞边,气孔率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6分别装在外模3内,在外模3内、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6之间装有内模,内模由用于成型坯件内部形状的上内膜10和下内模2组成,外模3与内模间形成型腔4;上固定环1和下固定环6的定位孔内分别设有上胶套5、下胶套8,可使不同部位的粉料压缩率一致,压出的产品顶部和底部变形和密度分布均匀,无飞边产生;上内膜10的顶部设有用与坯件相同材料所制成的定位杆9,定位杆9插入上胶套5的定位孔内,在产品压制过程中,定位杆9与产品压为一体,产品不会产生通孔,其间可保持良好的密封性,脱膜后无需再进行封底处理;下内模2装在下胶套8的定位孔内。
成型时,将粉末填充于由弹性外模3和刚性内模形成的型腔4,然后在抽真空的作用下,对型腔内的粉末实现预压成型,并使型腔4内达到真空密封状态;再将已经抽真空并预压实的粉末连同模具,整体放入等静压工作介质中,对等静压传压介质实施压力,使弹性外模3膨胀,进而使粉末由外向内方向压缩成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志重;徐雪琦;杨大成,未经徐志重;徐雪琦;杨大成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340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