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按键控制方法与电子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1410043774.2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08915A | 公开(公告)日: | 2015-07-29 |
发明(设计)人: | 王琦 | 申请(专利权)人: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84 | 分类号: | G06F3/0484;G06F3/041 |
代理公司: | 北京三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127 | 代理人: | 汤在彦 |
地址: | 新加坡*** | 国省代码: | 新加坡;SG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按键 控制 方法 电子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有关于按键控制,尤其涉及一种按键控制方法与使用按键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移动通信装置(例如手机)的普及,用户越来越多的使用移动通信装置来工作、学习、娱乐。但用户在上述操作中常常错误的触碰移动通信装置的物体按键或虚拟按键。例如,用移动通信装置玩游戏时,经常误碰到虚拟按键“home”或“back”,使得游戏被迫中断,这给使用者带来很多不便。因此,发展出一些应用(AP)来锁定虚拟按键,例如锁定虚拟按键“home”或“back”。具体作法为,在移动通信装置的应用层(application layer)中用特殊的窗口旗标(window flag)来拦截按键(key)事件。但此种作法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例如将正常的按键事件(亦即用户有意的输入)错误地拦截下来。
因此,对于移动通信装置而言,如何自定义锁定按键以及正确地拦截对锁定按键的操作便成为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按键控制方法与使用该按键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按键控制方法,该按键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按键事件;自该电子装置的系统框架模块取得该电子装置的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以及依据该按键事件以及该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决定是否执行该按键事件对应的按键操作。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用于电子装置的按键控制方法,该按键控制方法包括:接收按键信号;自该电子装置的硬件驱动模块取得该电子装置的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以及依据该按键信号以及该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决定是否拦截该按键信号。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其包括硬件驱动模块以及系统框架模块。该硬件驱动模块是用以发送按键事件。该系统框架模块是用以从该硬件驱动模块接收该按键事件,存储该电子装置的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以及依据该按键事件以及该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来决定是否执行该按键事件对应的按键操作。
本发明另提供一种电子装置,包括:用户接口,用以产生按键信号;以及硬件驱动模块,用以接收该按键信号,并存储该电子装置的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依据该按键信号以及该目前的按键锁定信息,决定是否拦截该按键信号。
利用本发明提供的按键控制方法和电子装置,可正确地拦截对锁定按键的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按键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
图2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系统框架模块进行按键控制的方法流程图;
图3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设置需要锁定的按键的流程图;
图4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使用硬件驱动模块进行按键拦截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当中使用了某些词汇来指称特定组件。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可理解,制造商可能会用不同名词来称呼同一个组件。本说明书及权利要求并不以名称的差异作为区分组件的方式,而是以组件在功能上的差异作为区分准则。在通篇说明书及权利要求中所提及的“包含”为开放式用语,故应解释成“包含但不限定于”。通过以下的较佳实施例的叙述并配合全文的图1至图4说明本发明,但以下叙述中的装置、组件与方法、步骤乃用以解释本发明,而不应当用来限制本发明。
请参考图1,图1为依据本发明一实施例的执行按键控制方法的电子装置的方块示意图。在图1中,电子装置(例如手机、平板电脑、个人数字助理、车载定位装置等)100包括有硬件驱动模块110、系统框架模块112、以及用户输入接口114。硬件驱动模块110用以自用户输入接口114接收按键信号,然后将按键信号转换为对应的按键事件,并将该按键事件传输给系统框架模块112。其中,该用户输入接口114可以为电子装置100的物理键盘、虚拟键盘、物理按键、虚拟按键等,该按键信号为用户通过该用户输入接口114对按键(例如物理按键或虚拟按键)进行操作(例如点击、触碰)后形成的电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未经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377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