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用于移动终端的情绪共享方法和装置及其移动终端有效
申请号: | 201410043862.2 | 申请日: | 2014-01-29 |
公开(公告)号: | CN104811469B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柳振良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H04L29/08 | 分类号: | H04L29/08;H04L12/58;G10L25/63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王兆赓;戴嵩玮 |
地址: | 100028 北京市朝***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用于 移动 终端 情绪 共享 方法 装置 及其 | ||
公开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情绪共享方法和装置及其移动终端,所述情绪共享方法包括:接收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更新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中的每个联系人的情绪标签,其中,联系人的情绪标签显示在包含联系人信息的界面中。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移动终端领域,更具体地讲,涉及一种有助于增强沟通效果的情绪共享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所述装置的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现有的情绪识别技术通常与语音(通话)、表情(摄像头)、社交工具、生物特性以及大数据分析等相关。在情绪识别方面,比较典型的方式是通过语音(即,在用户通话过程中采集信息)来判断用户情绪。另一方面,可通过摄像头来捕捉人们的表情,分析判断人的情绪。另外,可以通过使用传感器监测皮肤电波等生物数据来分析佩戴者的情绪。此外,还有一种情绪识别方法可通过大数据分析实现,例如,通过对用户访问互联网的时间、频率、内容等使用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来寻找规律性,从而识别用户的情绪。通过分析用户的情绪,还能发现不良的倾向(比如抑郁症和自杀倾向)。
根据情绪共享及时沟通有着重要的意义。例如,截止到2013年夏天,统计显示我国抑郁症发病率约为3%~5%,目前已有超过2600万人患抑郁症。在过去50年里,我国自杀率上升了60%,平均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200万人自杀未遂,自杀人群中约有95%患有精神障碍。然而,全国地市级以上医院对抑郁症的识别率不到20%。在这种情况下,通过情绪共享来实时监测相关人员的情绪状态,能够及时与相关人员进行沟通,有利于相关人员的情绪调整。
目前,情绪分享通常是通过社交软件或者即时通讯工具来实现。但是,这种方式存在不足。例如,社交工具或者即时通讯工具在情绪分享方面属于用户主动输入型,即,用户需要登陆到社交工具或即时通讯工具,输入文字或其他内容,然后确定用户的情绪并分享情绪。然而,在这种情况下,情绪的更新很不及时。此外,通过社交工具或者即时通讯工具的情绪共享通常要选择使用多种工具来和不同的联系人圈子,整个过程相当麻烦。并且,对于用户来说,要获知他人通过社交工具或即时通讯工具更新的情绪,需要登录到相应的社交工具或即时通讯工具,通过查看他人更新的信息才能知道,获取他人情绪信息的方式不及时或者容易错过他人更新的情绪信息。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及时有效地进行情绪共享以便用户能够快速简单地选择沟通对象的情绪共享方法和装置以及包括所述装置的移动终端。
根据本发明的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移动终端的情绪共享方法,包括:接收存储在移动终端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基于接收到的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更新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中的每个联系人的情绪标签,其中,联系人的情绪标签显示在包含联系人信息的界面中。
优选地,所述情绪共享方法还包括:确定移动终端的用户的情绪信息,并存储确定的用户的情绪信息。
优选地,所述情绪共享方法还包括:响应于用户输入的修改请求,修改存储的用户的情绪信息。
优选地,所述情绪共享方法还包括:将用户的情绪信息发送到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联系人。
优选地,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的移动终端通过对用户的语音识别、对用户的表情识别、对社交工具中包含的信息的分析、对生物数据的分析或者对使用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确定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
优选地,移动终端通过对用户的语音识别、对用户的表情识别、对社交工具中包含的信息的分析、对生物数据的分析或者对使用数据的统计分析来确定用户的情绪信息。
优选地,所述情绪共享方法还包括:显示用户的情绪信息。
优选地,接收存储在移动终端的电话簿中的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的步骤包括:接收由用户选择的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信息。
优选地,情绪标签包括指示所述至少一个联系人的情绪状态的图标和/或文字描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未经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三星电子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41004386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终端数据分类存储方法及系统
- 下一篇:综合效用的数据处理方法